||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论文

精神科心理治疗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应用

来源:  作者:  (查看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心理治疗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实用性,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在患病时的情绪变化,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方法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暗示疗法、开导法。结果通过心理治疗使患者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结论心理治疗应贯穿在护理全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其语言和行为;能影响和改变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行为,提高患者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关键词」心理治疗;医院;应用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也称精神治疗。目前心理治疗的定义为: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支持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各种不良行为的矫正,包括性行为障碍、人格障碍、过食与肥胖、烟瘾、酒瘾、口吃、遗尿、儿童行为障碍等,可选择使用性治疗技术、认知行为矫正疗法、正强化法等各种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较早,也是较广泛的领域,包括各类神经症性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疑病症等,以及其他精神科疾病如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等。正常人在生活中有时也会遭到难以应对的心理社会压力,从而导致适应困难,出现自卑、自责、自伤、攻击、退缩、失眠等心理或行为和躯体症状。此时可使用某些心理疗法,例如支持疗法、应对技巧训练、环境控制、松弛训练、认知改变及危机干预等给予帮助。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精神科治疗,心理治疗已广泛被综合性医院临床所应用,现报告如下。

  1.心理治疗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一些调查结果显示,神经质、过分的担忧和疑病、在社会上更具独立性和对别人的怀疑性以及有内部紧张性等人格特点似乎与冠心病有关,但仍不能因此而认为存在着冠心病特征性性格:(1)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在不同的临床阶段,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和不同程度的否认心理倾向,做好应对指导工作。为了实施各项心理防治措施,应提倡对冠心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咨询,特别是集体咨询法常被国外专家所采用,收到了良好效果。(2)A型行为的矫正。A型行为是一种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个性定型,不能轻易地改变。而且,A型行为在社会上较易得到人们的赏识,许多人不能在健康期下决心去主动改造。矫正A型行为一般在医生指导下以认知行为矫正疗法为主要手段实施综合矫正。常用的模式有:冠心病知识和A型行为知识教育(常以分发小册子或集体讲课的方式进行)、松弛训练(要求将松弛反应泛化到日常生活中)、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进行认知重建和实施自我控制),以及想象疗法、行为演练、社会支持和运动锻炼等。Powell(1984)等使用集体定期咨询的方法对1012名患者进行2年期的综合行为矫正对照研究,证明患者的A型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变。(3)危险行为的矫正。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缺少运动,以及A型行为反应等“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变需要一定时间和毅力,可分别使用各种行为治疗方法。(4)克服依赖性。某些患者原来就缺少运动,患病后变得更有依赖性,活动更少。这时要采用分阶段康复训练计划加以克服,根据患者的客观记录资料来决定什么时候增加运动,增加多少,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掌握好正、负强化的应用。(5)婚姻和性生活的问题。冠心病患者配偶的心理也常受到影响,主要是顾虑和忧郁。配偶有时还会夸大医生在患者出院时的各项嘱咐,结果就过分地对患者加以保护,助长了患者的依赖性和无用感,影响患者康复。对此,可利用集体咨询法对配偶进行相应的教育。

  2.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情绪反应和提高他们对糖尿病医疗计划的遵从性。糖尿病患者长期的消极情绪反应不仅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也可经由心理生理反应反过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康复:(1)医护人员应当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因为病情变坏或恶化常常是导致消极情绪反应的首要原因。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地提供情绪支持;(2)力争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悲观主义的认识与评价,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可以依据病程,引导患者适当地采取“否认机制”,以便赢得必要的时间以顺应和接受严酷的事实;(4)医护人员同患者间应当有充分的交往机会,以便让患者倾诉自己的忧虑和痛苦,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5)医护人员应当成为患者的朋友、老师和顾问。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注射胰岛素和尿糖测定技术,帮助患者科学地安排生活、饮食和体力活动,避免肥胖和感染的发生。临床观察发现,紧张因素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有一定影响,而使紧张程度降低的方法则对代谢控制有良好效应。所以不少的心理学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松弛治疗。大多数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松弛训练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糖耐量明显改善,外周血流量增加,微循环得到改善。

  3.心理治疗辅助治疗紧张性头痛著名头痛专家Murtin认为,这种头痛常由于人际矛盾、不如意、羞怯、罪恶感、嫉妒、钻牛角尖、内心恐惧,以及有依赖性、性欲和冲动的控制等心态所致。此外,本病与人格特征有关。有学者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研究25例紧张性头痛,其中多数患者有疑病症、忧郁症、癔症;患者性格常有好强、固执孤僻、谨小慎微、内省力缺乏的特点,对他人的言论过度敏感,这就促使自己处于长期紧张、焦虑和恐惧之中,行动上又表现出强力自制,精神上有不安焦虑和抑郁不协调的心态。紧张性头痛还好发于某些职业,如会计、教师、描图员、纺织工人、计算机人员等,因长期低头可致枕颈部肌肉紧张、劳损。采用生物反馈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紧张性头痛,还可以预防。据文献报道,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可达95%.有心理障碍者可进行宣泄疏导放松治疗,消除紧张行为。严重焦虑抑郁者可加用安定、罗拉、多虑平等药物。头痛时也可用止痛剂、肌肉松弛剂和血管扩张药物。日常生活要注意意控训练,学会做到遇事不慌,遇难不忧,精神放松,调控紧张情绪,可以预防和治疗紧张性头痛。综上所述,精神科心理治疗在综合性医院可广泛开展。(1)对于急性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起病较急,且一般病情较重,往往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有时在给予临床医疗紧急处置的同时,需要同时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例如给予精神支持疗法、松弛疗法等,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水平,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但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一般应在疾病得到控制以后进行。(2)对于慢性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病程一般较长,由于无法全面康复以及长期的患者角色的作用,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并因此而导致疾病症状的复杂化,进一步影响了机体的康复过程。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治疗等手段往往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慢性疼痛患者的行为矫正治疗、康复疗养患者的集体支持治疗等。(3)对于心身疾病的患者:由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参与,心理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两个方面:(1)针对致病的心理因素,通过帮助患者消除或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以减轻疾病症状,改变疾病发展过程,并促进其康复。例如矫正冠心病患者的A型行为,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认知治疗等。(2)直接针对疾病的病理过程而采取的心理学矫正措施,例如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的松弛训练,对瘫痪病患者进行的生物反馈治疗等。总之,心理治疗应贯穿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以其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变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行为,提高患者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