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资讯

让护理变得如此有分量

来源:  作者:  (查看评论)

记北京军区第二五四医院护理部主任 迟凤玉 

    迟凤玉,从事护理工作36年,有10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21篇,主编专著3本,先后荣获“全军护理专业技术标兵”、北京军区首届“十大女杰”称号。

    让爱铸就护理灵魂

    迟凤玉从小对白衣天使充满了热爱,1972年,经组织推荐,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第二军医大学护校,开始了她一生的情缘、一生的追求。

    上世纪70年代,她所在的医院接到通知:组织赴西藏医疗队,有2个护士名额。她连夜写好申请书递交到医院领导案头。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迟凤玉忍受着高原反应,白天护理病人,照顾他们“吃喝拉撒睡”;每天晚上还要数次起来为火炉添煤加柴,生怕把病人冻着。

    一次在为藏族牧民擦洗伤口时,因风俗不同,她被病人推倒在地并受到大声指责。当时还是小姑娘的迟凤玉擦擦眼泪,赶紧请来懂藏语的同事帮助协调,直到牧民接 受了护理。后来那位牧民向活佛请来开光哈达,专程赶很远的路到医疗队献给她,还汉语说道:“感谢了!”2003年的春天,那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再次 记录了迟凤玉,作为一名女军人的巾帼豪情。

    时任护理部主任的迟凤玉带领护理小分队,第一时间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她迅速建立SARS护理工作组,创建高危传染疾病工作流程。非典病人进入隔离病房后, 见不到亲人探视,情绪极不稳定。20岁的女患者小张,整天流泪,迟凤玉常常鼓励安慰她:“小姑娘,别伤心,病一定能治好的!”可几天后由于病情不见好转, 小张脾气大发,把水杯狠狠地扔在地上,并直指迟凤玉承诺不能兑现。迟凤玉捡起水杯,洗干净后放回了原处。小张愧疚地泪流满面:“大姐,我都快疯了!”迟凤 玉依然亲切而有力地轻声鼓励她:“要有信心!”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迟凤玉累倒了,双腿浮肿得如橡皮一样,还发起了高烧。为了不引起护理人员的恐慌,她悄悄地走进了隔离室。同时,她向丈夫交代了后 事。三天后,高烧降了下来,确诊为感冒。经历生死离别考验的迟凤玉,刚脱下病号服,就穿上新配发的防护服再次走进了隔离病房……

    科学攀登

    迟凤玉在悉心护理病人的同时,结合多年来临床护理经验,在护理领域里不懈探索,走上了艰难的攀登之路。

    1999年,糖尿病患者小李住进医院,经治疗有所好转,可是时高时低的血糖值弄得他十分痛苦,还找不到原因。迟凤玉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后指出,小李是饮食不 规律、缺乏科学安排,才导致了血糖值的不稳定。“那我该怎么吃呢?”,面对小李的提问,迟凤玉清楚地记得,有过很多的患者都这样问过她。她感到了从未有过 的压力与责任——能不能把病人的治疗和饮食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病人照着去做呢?从这以后,迟凤玉利用空余时间,翻阅资料,请教专家。经过半年多的努 力,她为临床中的86种疾病提供了自动配餐谱,列出600种保健和治疗药膳,164种常见疾病症状的宜食、忌食咨询单。为了让成果造福群众,她走进驻地社 区举办知识讲座62场,用生动形象的现场授课,向社区百姓传授保健知识。河北的李大爷听了迟凤玉的讲课,照着开“药方”,三个月后,血压降到了正常水平。 他找到迟凤玉,高兴地说道:“有了你的科学药方,我还能多活几年!”使用几年来,迟凤玉的这套软件得到了千千万万患者好评。2002年底,《食疗与保健》 软件向全军推广,并代表总后在国际医疗成果展览会上参展,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血液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鼻腔出血,特别是一些危重病人,痰多且粘稠,经常阻塞呼吸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迟凤玉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观察经验,开 展了多项专题研究,成功地解决了侵入性操作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危重病人吸痰导致出血等护理难题,有效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病人住进病房后,所有护理数据都是手工填写,工作量繁重不说,还十分麻烦,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信息也掌握得不够精确,尤其是碰上同名同姓的病人。面对这 种情况,迟凤玉就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班后她走进超市购物时,商品上的条形码给了她启示。于是,迟凤玉与方联公司联手合作,开发“病人 腕带系统”,建立移动护士工作站。如今,护士只要顺手点击掌上电脑PDA,所有护理操作数据信息自动录入电脑。

    迟凤玉说,要把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光荣的护理事业!(何齐兴)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