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管理

护士、医生不能承受的书写之重

来源:中国护士网  作者:清泉居  (查看评论)

    有些人喜欢折腾,有些人喜欢被折腾,还有些人不得不被折腾,在护理这一块,表现尤为突出。

    我们总在不断研究一些细节,有的人美其名曰护理就在于这些细节,这话也有些道理,但细节到底应该放在什 么样的位置,主要是看这些细节关乎的是实相还是表相,与救护、治愈、帮助病人有关的细节,都是实相;而护理记录这方面,用哪种单位,用哪种格式,用哪种表 达方法,合理的而且照顾到大多数人的习惯就可以了,不时改过来改过去,改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改成什么样子了,什么才是时下的标准,护士们很困惑,有 些护理管理者也只是跟风,问及标准,只能回答,某上级医院就是这样的,但是,某上级医院是否就是正确的呢,神知道。
    最近就有体温单呼吸栏的记录标准改动,测量普温者每分钟呼吸数一律写在下面,不用交叉,如此改动也有好处,但大家已经适应了先前的写法,改过来,会有一个 过程,可我们的护理管理者们向来令出必行,哪里容得了这种疏忽?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慢慢的,反复强调一下,习惯了新规则,不就都好了么?这是什么 大不了的原则问题呢?也值得当件大事来抓?
    再就是时间记录方法的改动,我们现在都改用24小时制,要求上午8时写成08:00,为什么要多写8前面那个“0”,说是标准要求,我查了一下,标准确实 是这样的。但标准是人定的,所谓语言表达,不就是大家都懂就成了吗?只要大多数人都能懂,为什么就不能采用更简单的记录方法呢?如果按标准来,我们的护士 们,一天不知道要多写多少个“0”呢?护士需要签写时间的地方太多了,临时医嘱上需要吧?输液单上配药时间、输液时间、巡视时间等等都需要吧?大家可以算 算,一天输液多少,需要签写时间的地方又有多少,照此规定,一天下来,护士需要多写多少个“0”?
    还有,规定每位住院病人都必须戴手腕带,这种规定不知道是来自最上面还是出自某省或者某市的护理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同时运用两种方式识别病人,床号和姓名 不就是两种标识了吗?可我们有的管理者偏说,床号和姓名只能算是一种标识,因此,必须还要加上手腕带这种识别方式。手腕带对于某些病情危重、大手术或者神 志不清等病人的确有必要,但对于其他的一些病人,戴手腕带不仅给他们添了麻烦,而且,让他们从心理上有不舒服的感觉。给所有住院病人都戴上手腕带,更是给 护士增添了大量的书写工作,来一位新病人,护士要写多少床号姓名等等,如果有手腕带,床头卡是否就没有必要了呢?如果既要手腕带又要床头卡的话,操作时, 问了病人姓甚名谁之后,先看手腕带,再看床头卡,是做做样子还是真看呢?如果做样子,毫无意义;如果真看,那么,这操作还要不要做了呢?同时查对两种标识 是绝对有必要的,床号和姓名其实就是两种标识,不可能有两位病人姓名和床号都完全一致的,这就足以起到查对的作用了;但过多的查对项目,既浪费时间,实际 上反而会让所有的查对包括必不可少的查对都异化成走形式,过多的查对等于没有查对,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但是,却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其实,医生记录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本来肝功能全套,肾功能全套等等检查名称既简洁又直观,很好的,现在偏规定必须写成什么“血清总蛋白测定等十项”“尿素 测定等十项”等等,我实在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意义?也许只是为了制造出让医生懂而不让患者懂的检查名称,为过度检查提供文字方面的方便,你要开查肾功能, 患者会说我肾脏挺好的,不用查;但你若说查尿素测定等十项,他就不见得懂,看你开的那一大堆,他也没精力一项项去追问,你也没时间一项项去解释。但我想, 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国家很多规定都是想让患者懂的,譬如说规定处方不得写拉丁文,只许用中文,就是为了让患者懂,但是,说实话,即使是中文,医生们哪有 时间把它写工整呢?又有几个病人能辨识出医生们的龙飞凤舞呢?我的意思,反正都是看不懂,还不如写拉丁文算了,至少还能省出点医生们的写字时间,如此既节 省了医生们的劳力,病人们承蒙医生看病的时间也许还可以增加那么一两分钟。

    或者有人会说,肝功能有测六项的,有测十项的,那么,为了区分,写成“肝功能六项”或者“肝功能十项”,不也很简单明了吗?可怜我们的医生护士们,为了类似的规定,不知道要多写多少字?

    我们呼吁从mmHg到kPa再到mmHg类似的弯路就不要走了,我们不妨把精力花在怎么照看病人,怎么样确保病人的安全,怎么样为病人提供更令其满意的服 务,怎么样提高我们的技术,怎么样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怎么样提升护理的理论内涵,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都应紧紧围绕着病人的安全,病人的健康,病人 的满意度这三个主题,在保障病人安全、促进病人健康、不断提升病人满意度的前提下,我们如果还有余力,可以思考一下,怎样为我们的护士减负,怎样让护士只 做与上述主题相关的事情,而无须把精力投入到没有止境的对“新”标准(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标准,只不过是在各种曾经有过的标准中走过来、绕过去罢了。)的 学习中,护士们已经心力交瘁,实在折腾不起了。

考试辅导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