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鬼子电视剧停播真的吗 一起打鬼子为什么被停播 一起打鬼子被停播原因内幕
一起打鬼子电视剧停播真的吗 一起打鬼子为什么被停播 一起打鬼子被停播原因内幕
娱论 影视作品虚构得有度
台词无法直视、剧情让人惊呆……“裤裆藏雷”这类限制级画面竟栖身抗日剧,想不给编剧的瑰丽想象力跪了都难。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你看时下一些抗日主题电视剧里,哪个不是在“抗日”主线下,裹挟了情爱、枪战、武打、婆媳斗等类型元素?剧中的主角纷纷跳出生理学、物理学原则的束缚,就差封神,这只是一贯路数,“裤裆藏雷”无非是对其更传奇化的发挥而已。
在这里,“抗日”其实只是种故事框架,其内核早已变成言情剧、武侠剧、谍战片或职场厚黑剧等。很多离谱剧情原本低俗至极,估计过审都难,可一旦裹上“抗日”外衣,就立马被拉升到民族情怀的高度,至于历史观混乱,那都不是事儿。可问题是,若不为荧屏作品注入些基本公共理性,那情爱跟色情、武打和暴力又怎么区隔?
影视作品虚构再正常不过了。可编造也得有度:它终究不能成为性、攻击等原欲的赤裸宣泄;更何况它枕藉的,是那段沉重的历史疮疤。若抗战史动辄在轻佻戏说中沦为原欲刺激的掩体,那我们干吗还要尊重历史?
想起了前不久媒体报道的,抗战老兵们称最反感的就是“抗日神剧”:抗战极其残酷,哪里会有什么“神剧”?怕就怕,真实抗战的“残酷”,早已在商业算计的“包装”下沦为雷剧爆点,毕竟在某些人看来,只要噱头够劲,下一代人的抗战印象是否就是裤裆藏雷式荒诞,又有谁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