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护理知识

神经内科护理基本知识160问

来源:中国护士网  作者:www.512test.com  (查看评论)

1、现病史采集中需要重点询问的问题是什么?

答:要重点询问起病情况(时间、症状、缓急、诱因等)、主要症状及特点、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和疗效。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史采集的内容有哪些?

答:病史采集内容有:患者神志意识情况、肢体情况、言语表达、皮肤情况、排泄功能以及患者或家属的其他主诉。

3、患者有头痛症状时,护士对其采集病史应注意询问和了解哪些情况?

答:了解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疼痛的规律以及有无先兆及伴随症状。

4、眩晕的定义是什么?

答: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5、患者有眩晕症状时,护士对其采集病史应注意了解和询问哪些情况?

答:了解患者发生眩晕的时间、持续时间、闭目是否缓解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不适。

6、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答: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

惊厥:痫性发作的主要形式,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

7、怎样做有抽搐症状患者的护理评估?

答:观察抽搐部位、持续时间、频率等,并防止患者在抽搐同时受伤的保护性措施。

8、何谓意识?

答:意识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检查意识状态主要通过观察患者对言语及疼痛刺激的反应作出判断。

9、何谓意识障碍?

答:意识障碍分为觉醒障碍和知觉障碍。觉醒是产生知觉的前提,所以觉醒障碍多伴知觉障碍,但知觉障碍则不一定有觉醒障碍。觉醒水平降低反映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损害。知觉障碍则由于双侧大脑皮质广泛受损,感知、语言、情感、认知等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对自我及环境无意识。

10、觉醒水平降低的意识障碍分为哪几种?

答:觉醒水平降低的意识障碍分为:(1)嗜睡:是指患者处于变态睡眠状态,能唤醒,醒后能配合检查及回答问题,停止刺激后不久又入睡。(2)昏睡:较嗜睡深,患者处于病态深睡状态,需大声喊叫或给予疼痛刺激才能唤醒,醒后只做简单或含糊不清的答话,刺激停止后很快又陷入深睡。(3)浅昏迷:较昏睡更深,不能唤醒,对疼痛刺激可以放射性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等脑干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4)中度昏迷:不能唤醒,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或仅有较弱的肢体屈伸活动,脑干反射可迟钝,生命体征平稳。(5)深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瞳孔散大,脑干反射部分或全部消失,脊髓反射也可消失,四肢软瘫,可伴生命体征异常。

11、伴有知觉改变的意识障碍分为哪几种?

答:(1)意识模糊:又称朦胧状态,指在觉醒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伴定向力和注意力障碍。患者对时间 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减退,唤醒后虽能回答某些问题但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答非所问或回答错误。

2)瞻妄:指在觉醒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伴有突出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常与昏睡交替出现。

12、特殊的意识障碍分哪几种?

答:(1)去皮质综合征(2)无动性缄默(3)脑死亡

13、去皮质综合征、无动性缄默与闭锁综合征、木僵状态、心因性无反应状态的区别?

类别

常见部位

常见症状

常见疾病

去皮质综合症

大脑皮质广泛受损

对自我及环境任何意识,存在睡眠觉醒周期,可睁眼,有无意识的眨眼、转动眼球、流泪、呻吟

缺氧性脑病、脑外伤后

无动性缄默

脑干上部、丘脑

对自我及环境无意识或意识严重受损表情及为淡漠,不言不语,无肢体活动

脑干病变

闭锁综合症

双侧桥脑基底部的网状系统

患者无目的地注视检查者及周围的人,似觉醒状态,但缄默不语,肢体不能活动

脑干的血管性病变脑桥的脱髓鞘病变、炎症和肿瘤

持续性的植物状态

大片脑损害

患者保存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和心肺功能、对刺激有原始反应,但无内在的思想活动

脑损伤

14、何谓脑死亡,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不可逆转的的全脑机能丧失状态,或称过度昏迷。

脑死亡标准:

1)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

2)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形,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3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3)脑死亡观察时间:具备以上条件,观察12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脑死亡。

15、何谓Glasgow昏迷量表?

项目

评分

项目

评分

睁眼反应

 

 无言语反应

1

 自动睁眼

4

运动反应

 

 言语呼吸后睁眼

3

 能按吩咐做肢体运动

6

 刺痛刺激后有睁眼反应

2

 肢体对疼痛有定位反应

5

 刺痛刺激后无睁眼反应

1

 肢体对疼痛有屈曲逃避反应

4

言语反应

 

 肢体对疼痛有异常屈曲反应,如去皮质强直

3

 清醒、有定向力(回答正确)

5

 肢体对疼痛有异常伸直反应,如去大脑强直

2

 神志模糊,对话可听懂(回答错误)

4

 肢体对疼痛反应

1

 言语混乱,仅有不连贯的词语可听懂

3

总分

15

 难以理解的发声

2

 

 

16、语言障碍分为哪两类?

答:语言障碍分为失语和发音困难。

17、 何谓失语?

答:失语指发音器官运动功能完好、视听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左侧半球的弥漫性或局灶性损害引起。

18、 失语主要分为哪4种,其区别是什么?

 

类型

同义名称

临床特点

病变部位

Broca失语

运动型失语、表达性失语、非流利性失语

口语表达非流利性,理解基本正常,伴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左侧脑叶Broca

Wernickes失语

感觉性失语、听觉性失语、流利性失语

理解障碍,口语表达流利性(伴错语),伴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左侧颞上回后部

传导性失语

 

复述障碍,口语表达流利型(伴语音错语),理解基本正常,伴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左侧弓状束

混合性失语

全面性失语

口语表达非流利型,理解障碍,伴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左侧额、颞叶或广泛皮质损害

19、 失语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答:失语的检查方法是:

1)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观察自发谈话是否流利,有无发音不准及语言节奏异常,有无找词困难、用词错误和语法错误。

2)理解:观察患者对口头和书面指令的理解力。

3)复述:令患者复述字、词组、数字,如无障碍,在复述语句,由简到繁。

4)书写:令患者抄写、听写、主动书写。

5)命名:出示患者熟悉的物件,让其说出名称。

20、何谓发音困难?

答:发音困难是指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发音不清而用词正确,与发音清楚用词不正确的失语不同。

21.发音困难的病因有哪些?

答:发音困难的病因有:肌肉病变;②下运动神经元病变;③上运动神经元病变;④锥体外系统疾病;⑤小脑疾病;

22.眩晕与头晕的区别是什么?

答:眩晕轻者公有摇晃或不稳感,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眼球震颤等症状。

头晕仅有头重脚轻感,无旋转感、摇晃感、无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

23.前庭周围性眩晕与前庭中枢性眩晕的区别是什么?

前庭周围性眩晕与前庭中枢性眩晕的区别见表2-4

症状

周围性

中枢性

眩晕

常为发作性、程度?

可不出现,若有一般较轻,常为持续性

眼震

有,方向固定,无垂直眼震?

可不出现,方向不固定,可出现垂直眼震

伴随症状

耳聋、耳鸣

常有

极少出现

脑干实质症状

一般有

24.耳鸣与幻听的区别是什么?

答:耳鸣是耳蜗及声音传导通路受病理刺激所致,声音内容为无意义的各种噪声(如鸟鸣样声音、汽笛、隆隆声、机器样声音等)。幻听属精神症状,声音内容为有意义的语言或音乐。

25.何谓晕厥?

答: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多在直立位置发生,特点是短暂发作,发作时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丧失,脉搏沉细、血压下降、无神经体征。

26.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答:血管神经因素、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是晕厥最常见的病因。

27.什么是脑源性晕厥?

答:由于脑血管病变、痉挛、被挤压引起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或延髓心血管中枢病变引起的晕厥称为脑源性晕厥。

28.哪些疾病可引起脑源性晕厥?

答:脑源性晕厥的病因有:

⑴弥漫性脑动脉硬化时,脑供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低界水平。当血压突然下降或心律失常或体位改变而未能立刻适应时,脑供血进一步减少,收起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动脉粥样斑块的微血栓形成或动脉痉挛而出现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也可能引起晕厥,特别在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时。TIA会出现偏瘫、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但晕厥并不常见。

⑵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患者如短时间内血压突然升高,可发生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称高血压脑病,有时伴发晕厥。该型晕厥持续时间长,常伴神经系统体征和视乳头水肿。

⑶脑供血血管异常也可诱发晕厥。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颈动脉、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等大动脉。受累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出现相应症状。上肢剧列运动,椎动脉通过侧支逆流至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导致纵断面系统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延髓病变如肿瘤、空洞症,第四脑室囊虫、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可能影响到心血管中枢。某些抗精神病药和镇痛药对心血管中枢直接抑制作用。这些病例常伴有直立性低血压。

⑸偏头痛:个别偏头痛发作前数分钟可有意识丧失。神志不清发展慢,从不突然发病,可能有梦幻状态。清醒后有剧烈头痛,多位于枕部。多见于青少年女性,与月经有关。发生机制可能是基底动脉痉挛致脑干缺血或多巴胺受体反应过度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29.晕厥如何分类?

答:1、心源性晕厥

⑴心律失常:①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与停搏、病窦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等。②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③长QT综合征。

⑵、器质性心脏病,①急性心排出量受阻,左室流出道受阻,如主动脉瓣狭窄、左房黏液瘤、活瓣样血栓形成等。右室流出道受阻,如肺动脉瓣狭窄、原发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②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法洛四联症等。

2、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晕厥。

⑴神经介导性晕厥:①血管迷走性晕厥;②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③情境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④疼痛性晕厥;

⑵直立性低血压。

⑶脑源性晕厥:①脑血管病,脑动脉弥漫性硬化(希尔德病),短暂性缺血发作等;②脑血管痉挛;③大动脉炎,锁骨下动脉盗血;④延髓心血管中枢病变;⑤偏头痛。

⑷血液成分异常引起的晕厥:①低血糖综合征;②贫血;③过度通气综合征;④高原性或缺氧性晕厥。

⑸精神疾病所致晕厥:癔症、焦虑性神经症等。

30.晕厥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⑴晕厥发生于坐位或直立,且有明显诱因者,考虑血管抑制性晕厥(单纯性晕厥)或直立性低血压。前者多由于情绪紧张、恐惧、疼痛、疲劳等引起,晕厥前常有短时的前驱症状;后者多发生持久站立或久蹲后突然起立,某些患者体质虚弱或服用冬眠灵氯丙嗪、降压药物后,多无前驱症状。

⑵突然转头或衣领过紧诱发晕厥,伴有抽搐、心率减慢、血压轻度下降者,考虑颈动脉窦综合征。

⑶在剧烈咳嗽之后或睡中醒来排尿时发生晕厥,考虑咳嗽或排尿性晕厥。

⑷晕厥发生于用力时,考虑重症贫血、主动脉瓣狭窄或原发性肺动脉高血症。

⑸晕厥伴有心律失常、发绀、面色苍白、心绞痛者,考虑心源性晕厥,如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阵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肌梗死等,若反复发生晕厥或癫痫样抽搐,并有二尖瓣狭窄征象者,应考虑左房黏液瘤或左心房巨大血栓形成,其晕厥常发生于体位改变时.

⑹晕厥们有肢体麻木、偏瘫、偏盲、语言障碍等症状,考虑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⑺晕厥有失眠、多梦、健忘、头痛病史,考虑神经衰弱,慢性铅中毒性脑病。

31、 感觉障碍有哪些表现?  

    答:(1)感觉过敏: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增高。

 2)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下降。

 3)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错觉。

4)体感异常和疼痛:机构内部参数各种不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如病人感到体内有牵扯、挤压、撕拉、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却不能明确定位。

32、 脑血管病患者为什么要作腰椎穿刺检查?

答:腰椎穿刺(简称腰穿),就是通过腰椎间隙穿刺测定颅内压,并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的方法。在CT问世以前,诊断脑血管疾病,腰穿基本上是必需的。自CT检查广泛医用以来,虽然腰穿检查相对少了一些,但CT检查仍不能完全代替腰穿检查。有些脑血管疾病还必须通过腰穿,才能诊断和鉴别诊断。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症状是,究竟是蛛网膜出血,还是脑膜炎要进行鉴别诊断,这时,CT检查就不能为力了,而腰穿检查却能一目了然。同时,如果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腰穿是放出5-10ml脑脊液,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除可减轻头痛外,还能避免蛛网膜下腔粘连的后遗症。另外,腰穿术中还可以直接测定颅内压,术后化验检查脑脊液成分等。

33、 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脊液有何特点?

答: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脑脊液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做腰穿检查脑脊液,对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病情转归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检查脑脊液呈均匀血性,是本病的特点,也是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比头颅CT扫描更可靠。CT检查阳性者不必做腰穿即可确诊,但CT阴性者仍需做腰穿协助诊断,出血少者不必,脑脊液可呈浑浊状态;出血量多则呈粉红色或鲜红色。蛋白质增高与否决定出血的多少。出血量大,蛋白质增高明显;血糖增高时,脑脊液中的糖也增高。

2)脑出血病人的脑脊液,在发病后6小时,80%以上脑实质出血均破入脑室。脑出血后因脑内血肿形成,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水肿及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等原因,而造成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压力可达200mmH2O以上,同时,由于脑脊液中混入了大量的血液,蛋白明显增高。

3)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进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细胞数、蛋白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通常透明无色,这时重要的鉴别点。但是严重脑梗死,如果在病灶软化之前血液再通,则可发生出血性脑梗死,脑脊液可能为血性或黄色,脑脊液中可出现多核细胞增多,一般在发病24小时以后,3-4天达最高峰,尤其是脑表面的梗死更易见到。

34、 为什么指导腰椎穿刺病人平卧6小时?

答:(1)因为脑脊液4-6小时循环1次,故4-6个小时以后脑脊液生化指标及压力均恢复原来的水平。

2)脑脊液总量平均为150ml,其产生速度平均每分钟为0.35ml,按脑脊液总量150ml计算约每8小时可更换1次。由此可见脑脊液更换迅速,说明腰穿时抽取1ml的脑脊液对身体是不会产生任何损害作用的。

3)去枕平卧休息金额防止腰穿后低压性头痛,病人可适当饮水。

35、 什么是瘫痪?

答:任何对脊髓或马尾的压迫,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脊髓的横切面,肢体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松弛,称完全性截瘫;有部分功能存在,称不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双上肢有神经活动障碍,称四肢瘫。

36、 瘫痪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答:瘫痪的原因:

1)单瘫:多见于大脑中动脉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外伤、脑肿瘤等影响皮质运动区。

2)偏瘫:多为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脑肿瘤、脑脓肿、脱髓鞘病及皮质下白质中的胶质瘤等影响内囊部位病变,除偏瘫外还可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3)交叉性:常见于脑干病变,常见于脑干血管病变、炎症、肿瘤、外伤等。

4)截瘫; 常见于脊髓感染、肿瘤、外伤、压迫、脱髓鞘改变。

5)周围神经性瘫痪:多为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单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及全身性疾病。

6)肌肉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导致的瘫痪: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瘫痪)等。

37、瘫痪如何分类?

答:临床上将瘫痪分为癔症性瘫痪和器质性瘫痪两类。前者心因引起,即癔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瘫痪。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有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受损而引起。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是脊髓前角细胞、脊髓前根、脊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受损引起。

38、如何判断肌力?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分类法:

0 肌肉完全瘫痪。

1 可见肌肉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运动,即不能产生动作。

2 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尚不能对抗地心的引力而抬起。

3 肢体能对抗地心引力而抬起床面,但尚不能对抗外界阻力。

4 能对抗部分阻力,但较正常位差。

5 正常肌力

39、 静脉注射甘露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静脉注射甘露醇的注意事项有:

1)甘露醇遇冷以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应使用过滤器的输液器。

2)输液的观察:对高龄、昏迷、慢性病患者在静脉输入甘露醇时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和渗出、输液处皮肤颜色等,对有陪伴的患者也应介绍甘露醇外渗的严重性,请予注意以期望早发现、早处理。当发现输液部位有可疑渗出时,即使回血良好,也应停止在该处继续滴注甘露醇,局部予以妥善处理。

3)血管的选择:血管应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无静脉瓣且易固定、便于观察的静脉。不宜选细小、弯曲的末梢静脉穿刺,穿刺时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成功后滴入50-100ml后换上20%甘露醇注射液。输液时间已超过24小时的静脉通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同一静脉通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

4)外渗的处理: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和外渗,应立即给予妥善处理,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渗漏液少时,在渗漏后24小时内给予热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同时密切观察红斑及硬结进展情况,或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舒张。

40、瘫痪的护理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疏导患者,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

2)认真做好褥疮的防治工作。

3)预防泌尿道感染:每日清洗外阴和肛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切忌不可重压。尿潴留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必要时遵医嘱作留置尿管,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4)预防肺部感染: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冬天及温度变化是注意保暖。

5)预防胀气及便秘:鼓励患者多吃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少食胀气食物,如土豆等。

6)预防跌伤、烫伤和冻伤:瘫痪伴神志不清者,给予床栏保护,避免跌伤;应用热水袋的水温不可超过50℃,并加套使用,避免烫伤;高热采取冰袋物理降温时也需要加盖毛巾等置于腋下或腹股沟处,避免冻伤;寒冬季节及时采取保暖措施,更换床单时关窗关门,避免受凉。

(7) 预防肢体畸形、痉挛,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要保持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或枕头撑足掌。按摩肢体,协助患者作被动性功能锻炼,每日12次,活动量逐步递增,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早期做肢体及躯干的功能锻炼,并积极提供方便于患者。

41、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痉挛(spasm)泛指肌肉或肌群的各种不随意收缩,临床可分阵挛性和强直性两种。阵挛性痉挛是肌肉快速而短暂的收缩于松弛反复交替发作的节律性不自主运动;强直性痉挛为持续较久的肌痉挛,可间有一定的正常松弛期。强直性痉挛见于破伤风、手足抽搐症、狂犬病、土的宁中毒等。全身性痉挛为惊厥。

(2)抽搐(tics)是肌肉协调的、重复的、快速的抽动,可分为运动性和声音性两种。运动性抽搐如瞬目、牵嘴、扭头、舞蹈样动作;声音性抽搐如喉鸣、发哼声及尖叫声等。其特点除发作突然、短暂,变化不定,游走等,起病前患者有感觉性质的前驱症状,如觉得某处痒、不适,而抽搐可解除这些感觉;病人可以暂时抑制其发生,但此时病人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其他工作,且病人一旦放松,抽搐可重现。精神紧张时增加,集中注意力或其他活动时可减轻。原发性抽搐,多见于儿童;继发性抽搐可见于围生期脑病、卒中、头部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也可由某些药物引起,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3)肌阵挛(myoclonus)是指肌肉或肌群快速而短促的闪电样不自主收缩,可以是同步的或不同步的、对称或不对称的、弥漫性的或局部性的、节律性的或非节律性的。多发生于肢体和躯干的肌肉,也可以出现于面、颊、舌及咽喉肌。轻度的肌阵挛不引起关节运动,但严重者则可产生肢体的阵挛性运动,或使病人突然摔倒在地。

(4)对张力障碍(dystonia)某些职业中技巧性比较高的动作持续时间较久后引起的张力障碍性痉挛,以往称为职业性痉挛,如在书写时发生的书写痉挛、由打字引起的称打字痉挛。

(5)震颤(tremor)躯体某部分不自主地、有节律性抖动。常见的有:

1)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出现于静止时,运动时减轻或消失。见于基底核病损的释放症状,如震颤麻痹(shaking palsy.

   2)姿势性震颤(postrual tremor)震颤出现于身体主动地保持某种姿势时,而在运动及休息时消失。一般较静止性震颤细而快。较常见的姿势性震颤有:生理性震颤(发生于应用肾上腺素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状态等)、扑翼样震颤(见于全身性代谢障碍、急性感染等)、特发性震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意向性震颤(intentional tremor)又称动作性震颤。震颤在动作时出现,在动作终末,愈近目的物时愈明显,见于小脑疾患。

6)舞蹈样运动(dance-like tremor)是一种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对称、运动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动作,可发生于面部、躯干及肢体,由基底核病变引起。多见于儿童的脑风湿病变。

7)手足徐动(athetosis)为手指或足趾的一种缓慢持续的伸展扭曲动作,可重复出现且较有规则,系由纹状病变所致。

42、 家中有患者突然惊厥时怎么办?

答:(1)将患者移到安全的地方。

2)松开患者的衣服,让其采侧卧位。

3)将纱布缠在筷子上,让患者咬住,以防咬舌。勿将纱布塞得太深,以免窒息。

4)如有呕吐物,可将患者的脸侧向一边,并把口中东西挖出来。

5)患者呼吸停止或嘴唇、脸色发紫时,要立刻做人工呼吸。

6)记录患者痉挛开始及结束的时间,以便向医生报告。

7)如有发热,可以用冰袋冷敷头部。

8)紧急救医。

43、什么是共济失调?

答:共济失调是指肌力在正常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及平衡。

44、 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共济失调可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来观察,如穿衣服、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行动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不行时不能沿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衡。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患着常常说:“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

2)动作缺乏次序或条理、不规则、混乱和不协调,这是促动肌失去了拮抗肌收缩调整所致,有静态性共济失调和动作性共济失调两种。前者主要表现于躯体的静止状态,即平衡障碍;后者主要表现于肢体的动作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辩距障碍——动作起动缓慢,速度和力量不均,常不达预定目标或停止不及而越出。临床上常在睁眼及闭眼下分别用指鼻、指指、轮替和跟--胫等实验或观察洗梳、书写等精细动作以之检查。小脑病变时睁闭眼症状相同,后索病变时睁眼症状不明显,仅闭眼后出现症状,并伴有深感觉障碍。

45、 什么是吞咽障碍?

答:吞咽障碍是患者吞咽费力,咽食或饮水时有梗阻感,吞咽过程较长,伴或不伴有吞咽痛,严重时不能咽下食物。

46、 什么是洼田饮水试验?

答:洼田饮水试验即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1级(优) 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 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 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 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 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47、 吞咽困难如何护理?

答:轻度吞咽困难的病人可适当活动。重度吞咽困难者因不能进食而致失水、营养不良、酸碱失衡等全身不支的病人应卧位休息,并给予生活照顾。饮食视吞咽困难的程度选择,轻者给无渣饮水;中度者给流质饭,采取多次少量供给;重度者应禁食,消化道外供高能营养。需保证足够量的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禁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咖啡等,忌烟、酒。

48、 如何防止尿潴留?

答:(1)用温开水洗外阴部或热水熏外阴部以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诱导排尿反射。也可持续的流水声诱导排尿。

2)在耻骨联合上方的膀胱部位,用热水袋外敷,以改改善膀胱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遵医嘱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l,促进膀胱收缩排尿。

4)采用以上措施仍不排尿,可在严密消毒后插入导尿管,保留导尿管24~48小时,每隔4小时开放一次。

49、 排便障碍的护理有哪些?

答:(1)多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谱,水果和蔬菜是值得推荐的食物,如芹菜等,并尽可能多样化,进食时需要细嚼慢咽。还可以用末精制的麦片,与其他食物配合食用。

2)补充足量的水分,病情永许下,每日约1500~3000ml

3)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纳肛。脑出血患者切勿用力屏气,以免加重病情。

50、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答: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51、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什么?

答: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样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称此为“天下第一痛”。

52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 (1)多发生于成年人及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约(32~21),40岁以上者占70~80%,多为单侧。

2)疼痛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预兆,为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剧烈而短暂,每次发作时间数秒至几分钟;严重者伴有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称为痛性抽搐)。可有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结膜充血和流泪等,更有甚者可昼夜发作,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病程愈长,发作愈频繁。

3)病侧面部如唇、下唇、鼻翼、口角、门齿、颊、舌等处特别敏感,触及可诱发疼痛发作,称为扳击点。患者常常不敢洗脸、刷牙、不敢进食和大声讲话等。

4)无阳性体征。

53、配合医生做好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 卡马西平首服0.1g2/日,以后每日增加0.1g,最大剂量为1.0~1.2g/d。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找到最小维持量,一般为0.6~0.8g/d70%~80%有效。

卡马西平应用的注意事项:A、孕妇忌用。B、不良反应: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走路不稳、常数天后消失。C、偶有皮疹、白细胞减少需停药。

2 苯妥英钠:0.1g3/日,可至0.6g/d50%有效。

3 氯硝西泮:6~8mg/d40~50%有效。

4 大剂量维生素B121000~3000ug/次,肌内注射,2~3/周,4~8周一疗程。

54、三叉神经痛的对症护理有哪些?

 答:三叉神经痛的对症护理有:

1)因疼痛发作,病人不敢洗脸、刷牙、进食,应鼓励病人按时用温水洗脸、刷牙和漱口,以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

2)鼓励进食,准备可口、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进食欲,防止营养不良。

3)保护眼睛,用眼药水滴或用3%硼酸灭菌溶液定时冲洗,以防止角膜出现混浊、炎症或水肿。

4)注意卧床休息,服用合适的止痛剂。

55、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健康指导有哪些?

 答: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健康指导有: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以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 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扳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脸;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3)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疼痛“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6、怎样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护理?

 答: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有:

1)患者由于疼痛剧烈,发作频繁,往往不敢说话、漱口和进食,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故应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给予全流或半全流饮食,鼓励患者争取在发作结束后的时间内多进饮食,以保证营养和增强体质。

2)由于不敢说话、漱口和进食,口腔卫生甚差,每日早晚和饭后给予生理盐水和多贝尔漱口液漱口,加强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和溃疡等并发症。

3)发作时,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常揉搓患侧面颊部,易导致该处皮肤的破溃和感染,因此要保持该处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

4)注意观察疼痛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和间隔期的长短,以便更好地作好饮食、口腔和皮肤的护理。

5)疼痛剧烈、频率和入睡困难者,可酌情给予镇痛、安眠药或对症处理。

57、什么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答: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Bell)麻痹

58、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面神经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到高峰,发病初期表现为麻痹侧耳后或下颌角疼痛,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颊肌瘫痪导致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人还可出现味觉丧失、贝耳现象及Hunt综合症。

59、怎样做好面神经炎病人的生活指导?

答:护理人员知道患者在急性期减少外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外出时戴口罩,必要时可戴眼罩,避免受凉和注意面部保暖;饮食方面忌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鼓励练习患者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以促进早日康复。

60、何谓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答: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又称吉兰-芭蕾综合症。

61GBS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GBS的临床表现是:

1)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

2)多数患者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患者在1~2天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性瘫痪及呼吸肌麻痹,瘫痪可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同时发生,下肢常较早出现,可自肢体近端或远端开始,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肢体呈迟缓性瘫痪,反射减低或消失,发病第1周可仅有踝反射消失;如对称性肢体无力10-14天内从下肢上升到躯干、上肢或累及脑神经,称为Landry上升性麻痹。

3)发病时多有肢体感觉异常如有烧灼感、麻木、刺痛和不适感,可先于瘫痪或与之同时出现。

4)有的患者以脑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双侧周围性面瘫最常见,其次是延髓麻痹,眼肌及舌肌瘫痪较少见。

5)自方神经症状常见皮肤潮红、出汗增多、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严重患者可见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和暂时性尿潴留。

62、如何鉴别GBS和急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答:重症肌无力起病较慢,无感觉症状,症状有波动,表现晨清暮重,疲劳试验,腾喜龙(依酚氯氨)实验阳性,CSP正常。

63、如何鉴别GBS和低血钾型周围性瘫痪?

答:重症肌无力起病较慢,无感觉症状,症状有波动,表现晨轻暮重,疲劳试验、腾喜龙(依酚氯铵)试验阳性,CSF正常。

64、如何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GBS的用药护理?

 答: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GBS的用药护理要做到:

1)用药宣教:满足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向病人及家属耐心地讲解该药对本病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此药的必要性。因该药的价格较高,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可不告知其人所需的费用;告家属的配合,以免增加患者思想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用药方法: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丙种球蛋白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因此宜保存在冰箱内,输入时从冰箱内取出,宜放置室温15分钟后输入,不能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免给患者曾加不 反应的机会且影响疗效。

3) 严格无菌操作:丙种球蛋白为血液制品,易被污染,在准备输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因其价格较高,排气过程中为避免浪费,先输注生理盐水,排除滴管中的空气,输毕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4)血管选择:选择易穿刺的血管及易于保护的进针部位,因冲击疗法一般都要连续用药6小时以上,而丙种球蛋白较黏稠,对血管有刺激,所以,在输液前不做好准备说难以保证药物的顺利滴入,并且,外漏后导致局部反应,造成药液浪费、影响疗效。

5)用药观察: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观察输液情况,台滴数、局部反应,有无过敏反应,大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一过性头痛、心慌等症状,可减慢输液或暂停输液,如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呼吸急促、荨麻疹、发绀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判定是疾病本身进展还是过敏反应,应给予吸氧、保暖配合医生进行抗过敏治疗。

65、如何预防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答:预防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要做到:

1)坠积性肺炎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2)保持床单平整和勤翻身以预防压疮。

3)可穿弹力长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并发肺栓塞。

4)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挛缩,用夹板防止足下垂畸形。

5)不能吞咽的应尽早鼻饲,进食时和进食后30分钟取坐位,以免误入气管造成窒息。

6)尿潴留可做腹部加压按摩,无效时则需留置导尿,便秘者可用番泻叶或开塞露,一旦出现肠梗阻迹象应进食,并给予肠动力药。

7)对焦虑和抑郁应及早识别并适当处理。

66、如何进行肺部康复护理?

答:严重的呼吸机麻痹者需气管切开,对于亚急性期肺功能降低使患者难以咳嗽或深呼吸者,呼吸肌受到一定损害,这时要指导患者练习呼吸体操,内容包括:

1)腹式呼吸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坐位,让患者一手放在上腹部,感觉横膈和腹部的活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感觉上胸及辅助呼吸肌的活动。经鼻腔做深吸气,同时向上隆起腹部而使胸廓运动保持最小。呼气时腹肌和手同时下压腹腔,以进一步增加腹内压,迫使膈肌上抬。通过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开始2/天,10-25分钟/次,练习时避免出现头昏、胸闷等过度通气症状,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恢复自然呼吸习惯。

2)缩唇呼吸训练,患者闭唇经鼻吸入气体后,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比为(1:2-1:5),呼吸频率20/分。

3)咳嗽训练,患者在床上取坐位或半卧位,稍微向前弯腰,手放在剑突下,深吸一口气,短暂屏气1秒钟,再用爆发力咳嗽,把痰液排出。

67、如何进行呼吸机的观察?

答:连接呼吸机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的变化,注意呼吸机的参数,可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注意各衔接端有无漏气和扭曲,注意观察自主呼吸和机械呼吸是否同步,吸气和呼气时间比约为1:1.5-2.0,通气是否得当,一般通气量5-7L/min.潮气量10-12ml/kg,通气频率12-14/分。若病人安静,胸廓稍有起伏,口唇红润,血压脉搏平稳,则表示通气得当;当通气过度时,胸廓起伏明显,血压下降;当通气不足时,病人烦躁不安、面色潮红、末梢发绀、大汗淋漓、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此时气道阻力较高,多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应立即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尽快维护和改善呼吸功能,有效纠正缺氧。病人自主呼吸增强,可短时间试行停用呼吸机,密切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当无呼吸困难可逐渐增加停机时间,直至完全脱离呼吸机。

68、如何进行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有效排痰:在吸痰时采取有效的气道内吸痰,根据内套管的粗细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时先检查负压,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严重引起肺不张。压力过低吸痰不净,造成反复吸痰,洗漱过于频密,也会损伤气道。时间过长,易造成低氧血症,负压吸引压力为10.7-16kpa。吸痰时间一般按需要吸痰,切开早期每1/2小时或1小时吸痰1次,切开后期每1-2小时吸引1次。吸痰时要先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快,勿反复提插,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注意观察记录分泌物颜色 量 性质及缺氧改善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控制感染。若病人痰液黏稠可先进行气管内滴药,然后翻身拍被5分钟,高浓度给氧2分钟以后再吸痰。吸痰前 中 后要密切注意病人心率 呼吸神志 面色变化,心电监护者应密切注意氧饱和度的变化,出现心率异常或氧饱和度低于90%时立即停止操作。

69、什么是急性脊髓炎?

答:急性脊髓炎是指累及脊髓一个或邻近几个节段的一种非特异性脊髓炎症,是一种综合症。

70、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急性脊髓炎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前几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起病急,开始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一般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严重者可能引起脊髓休克及呼吸机瘫痪而死亡。此外,还可能出现无汗或少汗,皮肤营养障碍等。

71、急性脊髓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协助病人完成生活自理活动,如穿衣/修饰 卫生/沐浴 如厕 进食等。鼓励病人主动寻求帮助。做好洗脸洗脚搓澡等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 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

2)给病人及家属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和指导家属为病人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因变形失去正常功能。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给病人进行肢体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帮助病人进行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强直。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主动运动。恢复期病人,鼓励并协助其做肢体康复锻炼,并逐渐增强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3)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指导病人经常做肢体主动锻炼。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睡袋,如用受损。协助翻身,每2小时一次,并做好勤按摩 勤更换 勤擦洗,防止发生压疮。

4)指导病人家属采取便于排尿的方法:让病人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按摩膀胱部位。按摩可增加膀胱内压力,同时可以使尿道括约肌放松。在膀胱区作湿湿敷促进排尿。遵医嘱给予拟交感神经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必要时予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管。导尿的病人应加强会阴部的清洁,定期做尿培养,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

5)尿失禁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和会阴部皮肤,更换干净衣裤,会阴部皮肤洒肤疾散类的粉剂,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保持床单干燥 平整 。遵医嘱留置导尿,定时开放导尿管每4个小时一次。导尿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引流袋和作尿培养,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并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 透明度 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1次,按摩局部骨隆突受压处,并注意防身时避免推 拉 拖的动作,以免擦破皮肤。睡气垫床,骨隆突处垫枕,以减少局部受压。保持床位清洁 干燥 平整。出汗多时,及时擦洗,更换干净衣裤。注意合理进食,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7)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温18-20度湿度60%左右。适度增加病人活动量,可以摇高床头,练习缓慢的深呼吸,坚持被动活动患肢。每2小时翻身 拍背一次。拍背时,手呈背隆掌空的酒杯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20分钟。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每天2次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痰的咳出。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72、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答:脑血管疾病时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 言语障碍等,统称为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或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

73、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答:(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①颈动脉系统;②-基底动脉系统。

2)脑卒中

1)蛛网膜下腔出血:①动脉瘤破裂引起A先天性动脉瘤;B动脉硬化性动脉瘤;C感染性动脉瘤。②血管畸形;③颅内异常血管网症;④其它;⑤原因未明。

2)脑出血:①高血压脑出血;②继发于梗死的出血;③肿瘤性出血;④血液病引起;⑤淀粉样脑血管病;⑥动脉炎引起;⑦药物引起;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⑨其它;⑩原因未名;

3)脑梗死: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②脑栓塞:A、心源性B、动脉源性C、其它。③腔隙性梗死。④出血性梗死。⑤无症状性梗死。⑥其它。⑦原因未明。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血管性痴呆。

5)高血压脑病。

6)颅内动脉瘤:①先天性动脉瘤;②动脉硬化性动脉瘤;③感染性动脉瘤;④外伤性假动脉瘤;⑤其它

7)颅内血管畸形:①脑动脉畸形;②海绵状血管瘤;③静脉性血管畸形;④Galen静脉留;⑤静内动脉海绵窦瘘;⑥毛细血管症;⑦毛细血管瘤;⑧-面血管瘤病;⑨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⑩其它

8)脑动脉炎:①感染性动脉炎;②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③系统性红斑狼疮;④结节性多动脉炎;⑤颞动脉炎;⑥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⑦其它。

9)其它动脉疾病:①脑动脉盗血综合征;②颅内异常血管网症;③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④淀粉样血管病;⑤动脉壁夹层病变;⑥其它

10)颅内静脉并 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①海绵窦血栓形成;②上状窦血栓形成;③直窦血栓形成;④横窦血栓形成;⑤其它

74、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有哪些?

答:(1)高血压:高血压史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收缩-舒张功能发生变化.。由于血管管径变细,再加上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冲击作用,血管壁极易形成微小动脉瘤。这种微小动脉瘤就是脑出血的“祸根”。它可能破裂而导致出血,也可能闭塞而导致脑梗死。

2)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房颤动者均可在心脏形成栓子。栓子(碎片)脱落,通过血流到达大脑,就可导致脑血管堵塞(脑栓塞)。

3)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特别是两者比值的增加,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而发展成脑卒中。

4)糖尿病: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混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储存量减少,血脂升高,血液常呈高凝状态。血度高会增加血管壁的代谢障碍,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形成。

5)血液成分因素:血细胞压积增高,如剧烈腹泻大量失水,又未能及时补充,或患有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等。

6)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使血管收缩,血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

7)饮酒:若少量喝一点底浓度酒可能有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的作用。但大量饮酒或饮酒浓度高的酒则可使血压升高 心跳增快,特别是老年人常爱饮酒后易突然发生中风。

8)肥胖:历来认为肥胖的卒中病人常见现象。肥胖与卒中无直接关系,而是与高血压有关,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9)饮食因素:每天摄入的钠盐过多或习惯进食大量肉类 动物脂肪,时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因素。也有人提出,单纯高钠并不一定导致高血压,只有在低钙情况下才会增加高血压 脑卒中的危险。因此适当降钠补钙补钾,可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75、脑卒中共同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答:(1)全脑症状;是由于脑出血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各种意识障碍等。

2)局灶症状;是出血灶造成脑实质的破坏,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如瘫痪,失语,颅神经麻痹等。少数轻型脑出血病人,可以只有症状无体征,症状也无特殊性,为诊断带来困难。

76、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7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1)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后,阻塞了脑部动脉,当栓子碎裂或 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

2)脑血管痉挛;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该处产生血流旋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

(3)脑血夜动力学改变;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病人突然发生一过性血压过低,由于闹血流量减少而导致本病发作;血压回升后,症状消失。本病多见于血压波动时。此外,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损害亦可使脑局部血流量突然减少而发病。

(4)颈部动脉扭曲,过长,打结或椎动脉受颈椎骨增生骨刺压迫,当转头时即可引起本病发作。

7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1)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的常见表现 :

1)一时性的偏身瘫痪和无力,有时仅为一个肢体的一时性瘫痪或无力。

2)一时性偏身感觉减退或麻木,有时仅为一个肢体的感觉减退或麻木。

3)一时性的单眼失明或眼前发黑,看不清东西。

4)一时性的同向偏盲,即突然两眼都看不清左半或右半个视野内的景物。

5)一时性的失语

2)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

1)发作性眩晕,发作时感到事物旋转,或自己身体摆动或旋转,不敢睁眼,少数病人可有耳鸣。

2)一时性的复视,发作时因眼肌麻痹而事物成双。

3)构音障碍,发作是虽能说话,但发音含混,使人难以听清。

4)吞咽困哪,发作时饮水或进食发呛,咽不下食物,经常伴有发音不清。

5)共济失调,发作时走路不稳,步态蹒跚,壮若醉汉,手取东西不准。

6) 猝倒,发病时病人突然两下肢无力,猝然倒地,但跌倒时神志清晰,并能很快站立起来。

7)一时性交叉性瘫痪,如右侧面肌麻痹或麻木的同时,有左侧肢体的瘫痪和麻木。面部肌麻痹和肢体瘫痪不在人体的同一侧。

8)一时性四肢瘫痪和麻木,发作时两侧肢体瘫痪或无力,麻木。

9)一时性同向偏盲。

7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答:(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内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阿司匹林.

2)扩容治疗: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度的作用。

3)抗凝治疗:若患者发病频繁,用其它药物治疗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等。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 溶栓 降脂的作用。

4)扩血管治疗:可选用培他啶 西比林 喜得镇 卡兰片等。

5)活血化瘀中药:丹参 川芎 桃仁 红花等 有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降低血液度的作用,对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选用。

80、什么是颈动脉粥样硬化?

答: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的几种疾病的统称,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

81、如何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针对致TIA因素的预防措施,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平衡饮食,按时睡眠,平时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等,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治疗与健康):对已患TIA的病人采取的防止疾病和康复医疗措施。

8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区别是什么?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长

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和刻板性

部位

-基底动脉(脑的后循环)供血不足

颈内动脉(脑的前循环)供血不足

症状

眩晕,恶心,呕吐等

偏瘫,麻木,无力等

特殊检查

TCD  MRIBAEP

CT  MRIDSA

好发人群

老年人

5070岁,反复发作的人易复发

预后

预后绝大数良好

预后良好,易复发。

83、怎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答:(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

2)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3)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大豆类制品、鱼类、新鲜蔬菜水果;

4)定期到医院检查、定期随访、早发现、早治疗。

84、什么是脑血栓形成?

答: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

85、血栓形成的前兆有哪些?

答:(1)近期出现过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东西忽然落地;

2)突然出现短暂性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3)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却意识清楚,且很快恢复正常;

4)突然发生眩晕;

5)近期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6)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

7) “哈欠”不断;

8)突发性剧烈头痛;

9)通过查眼底可检查出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或血脂,血黏度增高,脑血流图有供血不足的改变者,则近期更有可能发生脑血栓。

86、血栓形成的治疗有哪些?

答:(1)改善脑的血循环:恢复血运,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

2)抗凝治疗:适用于存在高凝状态的病人,目的是为了防止血栓扩延加重病情;

3)溶栓疗法:常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

4)防治脑水肿:可用高渗液、利尿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5)高压氧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6)外科手术治疗:选择适应证较严格;

7)中医,中药治疗;

8)针灸治疗;

9)颅脑超声波治疗;

10)神经活化剂的应用:如ATP,细胞色素C,胞磷胆碱。Y-氨络酸,脑复新等;

(11)调节血压,控制高血脂,高血糖:目的是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2)一般支持疗法:脑血栓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13)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死的作用。

87、么是脑栓塞?

答: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沿血循环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88、栓塞和脑血栓形成的区别是什么?

答:(1)栓塞可能不只由血栓引起,空气栓,脂肪栓也能引起;

(2)有血栓不一定形成栓塞,血栓将一条血管全部堵死才是血栓栓塞;

(3)栓塞比血栓严重。

89、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急性起病,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达高峰,

2)部分病人有短暂意识模糊,头痛,抽搐;

3)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发生突然;

4)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偏侧麻木,同向偏盲,主侧半球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5)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

6)大脑前动脉:不常见,可产生病灶对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瘫及上肢瘫痪,亦可发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碍及强握反射,可伴有尿潴留。

7)大脑后动脉:可引起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身感觉减退伴丘脑性疼痛,病灶对侧肢体舞蹈样徐动症,各种眼肌麻痹等。

8)椎-基底动脉:最常见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肢体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90、起脑栓塞的常见栓子有哪些?

答:(1)心源性栓子:来源于各种心脏病的栓子;

2)细菌性栓子: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其心脏瓣膜上常形成含有大量细菌的赘生物;

3)动脉硬化斑栓子;

4)脂肪栓子;

5)空气栓子。

91、何治疗脑栓塞?

答:一:治疗原则

1)对心脏病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

2抗凝治疗。

3血管扩张剂。

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

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或支架成形术。

6对症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

二:用药原则

对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要及时予以治疗。

1)肝素静脉滴注或新近报道应用的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可稳定进行性中风,对急性完全性中风无效,对高压病人因抗凝剂(尤其是肝素)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应禁用。

2)对未用抗凝剂者,可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苯磺唑酮、力抗栓(噻氯匹定)等药物。

3)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帮助降低血黏度;血管扩张剂(硝苯比啶、烟酸等)及中药根据具体病人慎用。可适当采用血液稀释疗法,防治脑水肿可选用速尿等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的脱水剂。颅脑CT及腰穿排除出血性梗死及感染性栓塞后,可采用抗凝剂治疗法华林4~6mg/d首剂,维持量2~4mg/天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潘生定50mg, 3/.

 92、死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答:常见的护理问题是饮食调节。

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3000mg以内,相当于每周可以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

3) 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看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

4)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5) 脑梗死病人食盐量要小:要采用低食盐饮食,每日食盐3g,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6)注意烹调用料: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7)脑梗死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行成。

93、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要点有那些?

答:( 1) 向病人详细解释病情与疾病危害因素,引导其改变相应的不良习惯。

2)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服用方法和不良反应。

3)解释疾病发作时的症状及采取的自救措施。

4)帮助病人合理饮食,尽量以低脂、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含纤维素的饮食为主。

5)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病人的如何进行段练和活动量的控制。

6)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94、疮的分期有哪些?

答:(1)淤血红润期:又称为I度压疮,原因为受压部位的皮肤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受压部位的皮肤呈暗红色,并有红、肿、热、痛或麻木。判断标准为,解除对该部位的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仍为恢复正常。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发展。

2)炎性侵润期:炎性侵润期又称II疮。损伤延伸到皮下脂肪层。受损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并有炎性渗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潮湿红润的创面,如不采取积极措施,疮继续发展,此期病人感觉疼痛。

3)溃疡期:溃疡期又称III疮。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前着较轻,为浅层组织感染、化脓,脓液流出后,行成溃疡,病人感觉疼痛加重。后者严重,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常可低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若细菌及病毒侵入血液循环,还可造成脓毒血征或败血症,危及病人的生命。

95、么是静脉溶栓?

答:对于急性缺血性梗死发病3小时内,无溶栓禁忌症者,推荐静脉内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

96、脉溶栓的适应证是什么?

 答:静脉溶栓的适应证是:1.急性缺血性卒中;2.发病三小时内,MRI指导下可延长至6小时;3.年龄大于等于18岁。

97、脉溶栓的禁忌证是什么?

答:绝对禁忌证:

1TIA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

2)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

3)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5/110mmHg

4)治疗前CT检查发现有出血、占位、水肿、肿瘤、脑动脉畸形。

5)在过去14天内有大手术和创伤。

6)活动性内出血。

77天内进行过动脉穿刺。

8)病史中有血液学异常以及任何原因的凝血、抗凝血疾病。

9)正在应用抗凝剂。

相对禁忌症:

1)意识障碍。

2CT显示早期大面积病灶。

32个月以内进行过颅内和脊髓内手术。

4)过去3个月患有卒中或头部外伤。

5)前21天有消化道和泌尿系出血。

6)血糖小于2.7mmol/L或大于22.2mmol/L

7)卒中发作时有癫痫。

8)以往有脑出血史。

9)妊娠。

10)心内膜炎,急性心包炎。

11)严重内科疾病,包括肝肾功能衰竭。

98、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答: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忧郁、烦恼,心理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理想的预后等情况,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足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指导病人饮食要有节制,不宜过饱。选用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糖类、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平均每日不超过6g;少食动物脂肪、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物,防止肥胖和高胆固血症;增加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尤其是鱼类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摄入量,可多食鱼虾、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饮茶以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忌食辛辣、戒烟酒,均有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吞咽困难者应取坐位或头高健侧位,给予流质或半流质以消化饮食,进食缓慢、防止呛咳;有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加强皮肤护理,脑梗死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而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尤其重要。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每2小时定时翻身一次,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涂抹爽身粉。床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

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要保持大小便通畅,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负担。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护理。病人卧床休息期,以预防肢体肿胀,患肢可垫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为防止足下垂,肢体保持功能位。发病两周后,病情好转,即可作肢体功能锻炼,给予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及按摩。开始可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所恢复,在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循序渐进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失语者应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使其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分针对环境饿措施和对机体的措施。这一阶段疾病并未发生,但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如病原体的感染,精神过度紧张、营养不良、平素缺乏锻炼、家庭发生变故等,这些都会造成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提高,而在这一阶段的危险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如抗感染、心理调整、加强营养等。此阶段可称为易感染期。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这一级的预防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而进行适当的治疗来防止疾病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发生的变化,能使疾病在早期就被发现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或缩短致残的时间。这主要采取早期发现、开展疾病筛检或进行某些特殊体检等方法。

99、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由于脑血肿的占位及压迫,影响脑血液循环而产生颅压增高和脑水肿,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共性症状。

100、 脑出血患者的一般护理有哪些?

答:(1)饮食指导:饮食是脑出血患者应特别注意的,脑出血患者的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每日三餐食盐量不超过2g,不宜吃猪油、肥肉及动物内脏,相对增加植物油饿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加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类。主食提倡多食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糙米、玉米面等食物,保证营养需要,增加机体抵抗力,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2)体育锻炼的指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是脑出血肢体偏瘫的基本治疗措施,在提高肢体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因给脑出血患者正确的指导。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急、过重、并长期坚持。同时也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爱好及病情程度和身体状况等选择适合患者安全、简便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宜,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3)自我用药的指导: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的患者,应养成定时、定量服药的习惯,不可擅自停药,并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保持血压稳定,常备一些急救药品。

4)心理及生活方面的指导:脑出血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大多数患者情绪低落,思想负担重,应加强其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其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鼓励并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精神愉快、主动配合治疗及锻炼。规律的安排工作与生活,禁烟酒,不暴饮暴食,长做空气新鲜的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多与家人沟通高血压与脑出血常见症状及疾病知识。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肢体麻木时,及时就医。

101、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哪些内容?

答:(1)休息与活动指导

1 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度搬运。

2 翻身时保护头部动作要轻,以防加重出血。

3 抬高床头1530度,以垫起一个枕头为宜。

4 昏迷病人平卧头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2)饮食指导

1 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饮食,如瘦肉、胡萝卜等。

2 急性期病人应以清淡、低盐为宜,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保持大便通畅。

3 对尚能进食者喂饭,喂水时不易过急,遇呕吐或返呛时应暂停,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 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如牛奶、豆浆、藕粉,每日45 次,每次200300ml

2 高血压的预防

1 睡前不要太激动、兴奋,避免用脑过度。

2 进食不易过饱,忌暴食,少吃油食、甜食。

3 宜食芹菜、胡萝卜、香蕉、花生、黑木耳、蜂蜜等,不宜食动物油、巧克力、浓茶、

4 衣裤、领带不要过紧,弯腰不宜过度,不宜突然改变体位,以防止诱发脑出血:也不易过度娱乐,以防止情绪过分激动。

5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不能随便增减量。

3)出院指导

1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

2 生活要有规律,切忌大便时用力过度和憋气。

3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治疗可能并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102出血后遗症的日常护理是怎么样的?

答:(1)维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应在家庭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解除患者各种顾虑和精神负担,避免情感刺激,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2)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因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变现处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者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3)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的主要变现一般是肢体瘫痪、语言和智能障碍,因此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防止病人肌肉发生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语言和智能的训练也是如此。

4)注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尿路感染、肺炎。肢体畸形、皮肤烫伤等,应在医生的指导先进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年中、闹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

103、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蛛网膜下腔中出血的现象,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

104、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变现是什么?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是突然急性起病的背后疼痛,向累及的神经根范围内发射,如腰骶段向下肢和臀部放射,胸段向躯干放射。通常在并灶附近的脊柱有压痛和叩痛,运动、咳嗽或大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可加重。这些可指示最先出血的部位。出血可扩散,出现双侧坐骨神经痛。在并灶累及节段处痛觉减退、局部脊肌有痉挛。双下肢的腱反射和累及节段的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有脑膜刺激征、Laseque征和Kerning征阳性。有血肿形成是可以造成瘫痪(截瘫或四肢瘫)和大小便障碍灯脊髓压迫症表现。

105、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有哪些?

答:(1)一般疗法:在急性期为了避免引起再次出血,要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严重的咳嗽等。

2)严格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可同时应用降压药和利尿药,最贱降低血压,使血压降低20%左右。原来血压正常者,血压科维持在正常的低水平。

3)降低颅内压:为了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防止蛛网膜粘连使用脱水、降颅内压药时,应快速静脉滴入,要求1530分钟滴完 ,视病情用药12周。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心肾功能状态。

4)用止血药:止血药需要用多长时间,应视病情而异,通常用710天或稍长。

5)对抗脑血管痉挛: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可阻止钙离子的内流,扩张血管、接触动脉痉挛。

6)对症处理:头痛剧烈、烦躁不安,可肌肉内注射或口服安定、鲁米那(苯巴比妥)。

7)预防感染:严重病人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若以感染者,应针对感染的程度及病原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106、网膜下腔出血的对症护理有哪些?

答:(1)预防压疮发生:给病人应用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翻身时避免用力拖拉,病按摩受压部位,用50%乙醇溶液擦拭,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随时保持病人床铺清洁干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损伤。

2)预防尿道感染:大小便失禁者,给予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进行膀胱冲洗2次,并给予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行会阴洗每日2次。拔管时充盈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如小便浑浊、全身发热,应警惕有泌尿系感染的可能,应留尿送检,并报告医生,加用敏感抗生素。

3)预防口腔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清醒的病人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口腔。不能进食者,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注意观察有无口腔炎症。

4)预防肺部感染:每日给予病人轻拍背部,以利痰液咳出。痰液不易咳出者可给予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4000单位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次。神志不清者必要时可行去管切开,并及时洗痰,严格遵守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

107、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绝对卧床休息:病人安置在监护室,室内光线宜暗,绝对卧床46周;头部抬高1516度以减轻脑水肿,在护理过程中注意预防再次出血,避免不要的搬动和检查。避免头部震动,禁止沐浴、如厕等一切下床活动,避免精神刺激。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病人呕吐物误吸致窒息。

2)饮食护理:保证营养的供给,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清醒的患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低盐、低脂、低糖半流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食物不宜过冷或过热,喂食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或窒息。神志不清,吞咽有困难者应在发病72小时后插胃管鼻饲,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流质饮食。

3)保证大小便通畅:病人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或不习惯于床上排便,常引起便秘,用力排便使血压突然升高,再次出血。对便秘者可用开塞露、液状石蜡或缓泻剂。

108、膜下腔出血的出院指导内容有哪些?

答:(1)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

2)生活要有规律,切忌大便时用力过度和憋气。

3)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定期测量血压,及时治疗可能并存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109、么是脑卒中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答: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人群的发病率。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称之为一级预防,已发生防止再发,称之为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发生脑卒中后及时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110 、脑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保持患者衣物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

2)对于能进食者鼓励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平衡。

3)如有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应给与保护性约束,定时放松约束带,观察肢体末梢循环。

4)有发热患者做好降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如物理降温、冰袋冰帽使用冰水浴等;人工冬眠注意用药前测量TPRBP,注入药物后30分钟不可翻动病人,以防直立性低血压,用药30分钟后进入冬眠方可行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记录。时刻警惕脑疝发生,结束后再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出入量平衡,注意停止先停物理降温后停药物。

5)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协助其生活,使之能够顺利完成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应注意用药原则,如脱水剂。糖皮质激素。阿昔洛韦、两性霉素B,作好宣教。

111、什么是多发性硬化?

    答: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12、性硬化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⑴发病年龄与性别:10-50岁,男女比1:1.5-1:1.9

⑵起病形式以及诱因:可急可缓;感冒、发热、过劳、感染、外伤、分娩等

⑶首发症状:脊髓性感觉障碍、视力障碍、步行困难、肢体无力以及复视、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

⑷眼部症状:眼部震颤及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是高度提示多发性硬化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半综合征(脑桥麻痹性外斜视)”、核间性眼肌麻痹眼震高度提示本病。

⑸其它颅神经受损:面神经受损多为中枢性,少数为周围性,常伴有耳聋、眩晕等。构音障碍提示延髓、小脑受损。

⑹共济失调:半数患者有。少数患者有夏柯三主症(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

⑺感觉障碍:半数以上的患者可有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

⑻其他发作性症状:如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复视、三叉神经痛。

⑼括约肌障碍:尿潴留或尿频;排便障碍、不能自控。

⑽极少数人可有癫痫发作、节段性感觉障碍、肌萎缩、腱反射消失等。

⑾精神症状:抑郁或欣快、记忆障碍等。

113、什么是运动障碍性疾病?

    答:运动障碍疾病又称椎体外系疾病,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调节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本组疾病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通常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114、什么是帕金森病?

    答: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病变,主要是因为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115、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大部分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岁多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

主要变现: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

116、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答: 主要与帕金森综合征和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征,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2) 肝豆状核变性: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3)特发性震颤: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鉴别。

  (4)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本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5Shy_Drager综合征: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6)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过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的服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区别于帕金森综合症。

7)良性震颤:指没有脑器质性病变的生理性震颤(肉眼不易察觉)和功能性震颤。

117、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答:药物治疗

1)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代谢前体,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基底节后经脱羧而成多巴胺,起着补充多巴胺神经递质缺乏的作用。

2)金刚烷胺100~300mg/d口服,在50%早期轻度帕金森综合征病例的治疗中有用,在疾病的后期能加强左旋多巴的作用.

3)溴隐亭与培高利特均为麦角生物碱,能直接激活基底节内的多巴胺受体.

4)司立吉林作为首用治疗药物可延迟左旋多巴的起用约1年左右。司立吉林可能对早期帕金森病病例脑内残余的多巴胺起增强作用,或降低脑内多巴胺氧化代谢,使神经变性过程有所减慢.

5)抗胆碱能药物可用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治疗,在后期可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

6)儿茶酚对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如托卡朋(tolcapone)与entacapone,能阻滞多巴胺的降解,看来可作为左旋多巴有用的辅助药物。

7)心得安10mg每日2次至40mg每日4次口服,偶尔对某些病例中出现的动作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有用。

118、帕金森综合症与帕金森病的区别是什么?

答: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若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症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帕金森综合症与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帕金森病的病因还不清楚,病理改变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而发病。而帕金森综合症则是已知病因的综一合征,脑的病理改变是大脑、中脑黑质一纹状体通路遭到病变破一珠,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多巴胺产生不足或不能传输多巴胺来维持正常神经功能所致。

 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与帕金森病治疗也不相同,用左旋多巴替代疗法治疗,对帕金森病效果较好,而对帕金森综合症的效果较差。因此,在开始抗帕金森病治疗前,必须认真区别患者是帕金森综合症,还是帕金森病,因为治疗方法和预后有较大的差别。

119、帕金森病的饮食护理是什么?

答:(1)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

2)钙是骨骼构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对于容易发生骨质疏和骨折的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来说,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是补充身体钙质的极好方法。建议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

3)由于食物蛋白质中一些氨基酸成分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进入脑部起作用,因此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鱼肉。

4)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有助于防止由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也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

120、帕金森病的运动护理有哪些内容?

答:对早期病人,应鼓励进行主动运动,如多散步,做简单的体操以及线条流畅的健身操。注意颈、腰、肩、肘、髋、膝等关节的活动幅度。不能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二者密切结合才是有益的。如面部动作锻炼、头颈部的锻炼前后运动、躯干的锻炼:侧弯运动:腹肌锻炼、手部的锻炼、下肢的锻炼、步态锻炼。

121、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答:是指肌肉过度收缩,导致身体部分或全部出现持续性扭转或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122、肌张力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1)扭转痉挛: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

2)痉挛性斜颈:周期性头向一侧转动或者前倾后屈,后期头常固定于某一异常姿势,可分为:旋转型,后仰型,前屈型,侧屈型四类。

3Meige综合征:表现为眼睑痉挛和口-颌肌张力障碍。

4)书写痉挛和其他亲切职业性痉挛。

123、肌张力障碍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忌烟忌酒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精神刺激;

2)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但要加强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

3)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尤其是颅内感染;

4)发病时,要及时扶助病人卧倒,防止跌伤,不可强行按压,扭扳头颈和肢体,以防止扭伤,脱臼或骨折;

5)病情稳定时,可以参加一般的工作和学习,但应避免从事危险性、复杂性、紧张性工作,以防止意外发生。

124、肌张力障碍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答:此病可能为流行性感冒引起,因此加强卫生宣教,改善环境卫生,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全民体质,增强抗疾病能力,有助于减少本病的流行范围。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多数属于染色体遗传疾病,目前尚无积极预防措施,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轻症状。

125、什么是癫痫?

答:癫痫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以反复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

126、癫痫发作的分类是什么?

答: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和不能分类的发作。

127、什么是癫痫持续状态?

答: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当高。

128、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如何?

答:一、治疗原则:在给养和防护的同时,迅速制止发作。(1)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痫剂,力求一次大剂量用药,于发作后20分钟内控制发作,切忌少量多次重复给药;

   2)维持生命功能,预防及控制并发症,应特别注意处理脑缺氧、脑水肿,注意防止脑疝形成,及时治疗酸中毒,呼吸衰竭、高热、感染和纠正水电失调;

   3)积极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是刻不容缓的程序;

4)发作控制后,应给予抗癫痫药物的维持量;

二、具体治疗措施:

1)一般处理:吸痰,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常规吸氧;防止肢体损伤及跌伤,床边加护栏;发作难以控制时,应插胃管排空胃内容物,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2)控制抽搐:给药原则是应用药效迅速、安全、作用时间长,且不影响意识的药物静脉 ,控制持续状态,紧接着给予静脉滴注。常用的药物为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妥英钠、异戊巴比妥、聚乙醛、利多卡因;

3)控制脑水肿:20%甘露醇溶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部感染;

5)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6)降低高热,防止衰竭;

7)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129、癫痫病人的安全护理有哪些?

答:癫痫病人发作期可遵医嘱适当使用保护性约束,对患者施行保护性约束期间需注意:

1)床尾需悬挂明显警示标志;

2)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1-2个手指为原则;

3)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

4)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5)需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解松约束带一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130、癫痫患者的服药及护理是怎样的?

答:一、确保患者按时按量,准确无误服药,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

 二、不可随便更换药物和剂量,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药物以及更换药物的品种,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应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

 四、生活护理:

1)饮食应建立在良好的生活制度,生活应有规律,可适当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但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等;

2)饮食应给予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勿暴饮暴食;

3)尽量避开危险场所及危险品,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精力高度紧张得工作,比如登山,游泳,开车,骑自行车,蹦极等。

4)心理护理:医务人员及家庭成员应经常给予关心,帮助,爱护,针对思想顾虑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愉快的心情。

131、癫痫患者慎用药物有哪些?

答:(1喹诺酮类包括吡哌酸、氟哌酸(诺氟沙星)、氟啶酸(依诺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等。其中环丙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为0.4%2.2%。主要为头晕、头痛、焦虑、手震颤、嗜睡、精神错乱、失眠、幻觉、癫痫等。(2糖皮质激素包括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醋酸可的松)、地塞米松(氟美松)、倍他米松该类药物可诱发精神症状,长期大量使用可发生欣快、激动、失眠,个别可诱发精神病菌,儿童能够引起惊厥。癫痫病人可诱发癫痫发作,癫痫患者慎用或不用此类药物。(3 异烟肼是最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度的选择性,作用力强,具有杀菌作用。癫痫患者慎用异烟肼,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长,可引起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四肢麻木、灼痛、刺痛、失眠、肌颤、诱发惊厥。其机制与异烟肼和维生素B6相似而竞争同一酶系或两者结合成腙后由尿排出,导致维生素B6缺乏有关,可用维生素B6防治(4)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麦普替林、利他林等。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大剂量或较长时间应用时可引起惊厥或诱发癫痫发作。丙咪嗪禁用于癫痫患者,其它抗抑郁药要慎用。(5)抗胆碱酯酶药溴化新斯的林、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氢溴酸加兰他敏,属于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乙酰胆碱蓄积而呈现M样及N样作用。可引起肌肉震颤,诱发癫痫发作,故应禁用(6)驱虫药肠虫药(阿苯达唑)为高效、广谱、低毒肠道驱虫药,对线虫、吸虫、绦虫均有效,因易诱发癫痫发作,应忌用。

132、头痛的分类有哪些?

答:(1)偏头痛(2)紧张性头痛(3)丛集性头痛和慢性发作性偏头痛(4)与结构性无关的杂类头痛(5)与头颅外伤有关的头痛(6)与血管疾病有关的头痛(7)与血管性颅内疾病有关的头痛(8)与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有关的头痛(9)与非头部感染有关的头痛(10)与代谢疾病有关的头痛(11)与头颅、颈部、眼、鼻、鼻旁窦、牙齿、口腔、或其他面部或头颅结构有关的头痛(12)颅神经痛、神经干痛或传入性痛。
133
、头痛如何诊断?

答: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可以概括了解头痛的原因,缩小诊断范围,有利于集中力量做必要查体。病史的重要特点是:头痛的性质、部位、时间性、诱因以及先兆症状和其他伴随症状。
134
、头痛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1)轻度头痛一般不用休息,可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等。如有剧烈头痛,必须卧床休息。(2)环境要安静,室内光线要柔和。(3)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是否清楚,有无面部及口眼歪斜等症状的出现。(4)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眠不佳、面红、口苦症状的病人,应加强其精神护理,消除病人易怒、紧张等不良情绪,以避免诱发其他疾病。高血压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安静,按时服降压药。(5)对一些病因明确疾病引起的头痛,应先控制病情,以缓解疼痛。

135、什么是偏头痛?

答:偏头痛或称血管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是发作性的头痛,常为偏侧头痛,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畏光、眼前闪光等。
136
、典型偏头痛具备几个特点?

答:(1)突发性头部剧痛;头痛可自动缓解或用药物缓解而不留后遗症;(2)惯于复发并伴有无痛间歇期。发作的严重程度、额度和持续时间变化很大。初期可能偏于一侧,常伴发恶心、呕吐。少数在发作前或头痛时伴有视觉、感觉、运动或情绪的紊乱。(3)常有家族史。

137、偏头痛的病因是什么?

答:(1)遗传因素约占60%  2)内分泌因素 3)饮食因素(4)其他因素如饥饿、情绪、气候变化等。

138、头痛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头痛前有视物模糊,畏光,眼前见于闪光或火花,眼胀,偏盲等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前后。 2)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亦可扩展为全头痛。呈跳动性疼、钝疼或现刺疼。(3)伴恶心呕吐,常畏光闭目流泪,喜静卧暗室。(4)一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每日或数日发作一次(5)间歇期一切正常。

139、什么是紧张性头痛?

答: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一种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
140
、头痛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头痛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病人常诉头部有紧箍感和重压感,不伴恶心和呕吐2.头痛可于晨间醒来时或起床后不久出现,可逐渐加重或整天不变,病人常声称头痛多年来未缓解过;3.部分病人和偏头痛并存;4.部分病人有“空枕头”征。

141、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答: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的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是一种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142、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一般老年痴呆症50岁以后较多见,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记忆力障碍开始,起病隐潜,发展缓慢,通常不注意不容易发现。

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健忘期。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力明显减退,先近后远。与此同时,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也有所下降,有事可保持过去熟悉的技能。(2) 第二阶段:混乱期。 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很突出的是视空间辨认障碍加重,易迷路。

穿衣也困难,不认识朋友或亲人,不能和人交谈,有时自言自语。(3) 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 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大小便失禁。

14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饮食护理?

答:有的患者缺乏食欲,少食甚至拒食。对病情较轻、生活能自理的患者。要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清淡宜口的食品;由护士每日定量发放,有变资的食物及时销毁,保证患者吃饱、吃好;帮主去除刺、骨,饭菜温度要合适,防止过冷、过热引起胃肠不适。餐具应选用不易破裂的材料,以免发生意外。对生活自理差的患者,应协助进食,对吞咽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以防噎食及呛咳。对不知饥饱、暴饮暴食、抢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并要根据病情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14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护理?

答:严加看护,护理人员将患者的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病情做成卡让患者随身携带外出检查、活动或散步时要专人看护、不得让其单独外出,严防走失;病室的走廊铺防滑的地砖,装置防护栏杆,随时清理积水、防止跌伤;根据病情每一周检查危险品如易爆易燃,刀子等造成患者伤害物品,重度痴呆患者需要专人24小时看管,情绪不稳定者需保护性约束或家床栏保护,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

145、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答: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痴呆可发生于数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急性脑血管意外后,也可发生在一次严重中风后。病灶一般较小,一般晚年起病。效应可累加。

146、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一种,一般在5060岁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邹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则2个月,长则达20多年,平均5年。其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耳鸣等脑血管疾病症状,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常将此表现称为脑哀弱综合症;,但随病情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尿失禁、幻听、幻想或情感脆弱、喜怒无常等。

147、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有何区别?

答 :                  

 

SDAT

VaD

起病情况

、进行性恶化

突然发生,阶梯性恶化

首发症状

记忆障碍

神经局灶体征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在记忆和语言能力的损害 

反应额叶和皮质下功能障碍的书写、图形排队和作业能力的障碍

影像学检查

无局灶病灶

卒中或其他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杨仰制剂

扩血管药物

                                           148、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答:重肌力无力是一种神经 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49、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答:(1)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连续肌肉收缩后出现严重的肌肉无力甚至瘫痪,稍作休息后症状可减轻。肌无力症状易波动,晨轻幕重。

2)受累肌的分布;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但神经支配的肌肉大于神经支配的肌肉;从一组肌群无力开始,逐步累及到其他肌群。首发症状;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复视、斜视和双眼睑下垂,重者眼球运动受限,甚至眼球固定,然而瞳孔括约不受累;累及面部肌肉或口咽肌;表现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说话带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累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累及呼吸机;重症肌无力危象。

3)重症肌无力的重要的临床特征;胆碱酯酶仰制剂治疗有效。

4)起病隐袭、缓解、复发交替,晚期休息后不能完全恢复。

150、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的要点是什么?

答:(1)心理护理;家庭予以支持关心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史患者相信科学,保持愉快心情,消除悲观情绪,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不催促打断病人的表述,为构音障碍的病人准备纸、笔、画板等交流工具,指导病人采用文字形式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2)运动护理;保持环境安静,指导病人充分休息,生活有规律、取主动舒适体位,适当进行运动,平时活动宜选择清晨、休息后或肌无力症状较轻时进行,且应知我调节活动量,以省力和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协助病人进行被动活动,活动要适当,避免发生肌挛缩。鼓励早期患者应尽早参加工作。

3)饮食护理;适当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钙的饮食或半流质,避免干硬化粗糙食物;进食时尽量取座位,进食前充分休息或在用药后1530分钟药效较强是时进食,进食过程中可适当休息后在继续进食,耐心协助缓慢进食。对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可以予以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留置。

4)药物护理:遵医嘱按时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并告知病人正确的服药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5)呼吸困难的治疗护理:当病人呼吸肌无力时,合并肺部感染而出现呼吸困难,排痰困难,应及早采取抗感染治疗。呼吸困难者,可 进行人工呼吸机协助呼吸或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术,以维持生命。

151、重症肌无力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内容有那些?

    答:(1)病室为抢救病房或重症监护房,病房保持安静,室内湿度保持在60%以上,室温应为21℃左右。且每日定时用紫外线消毒2次或在病室内装置层流空气,空气流通、清新。

 2)床旁应备有急救药品和物品,如吸引器、气管套管、电筒等以备急用。

 3)病人术后取平卧去枕位或半坐去枕位,以利于呼吸及咳痰护理。

 4)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吸出分泌物,保持套管通畅,观察分泌物性质,保持气道内湿润,痰液易吸出。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患者咳痰排痰困难时,应及时清除气道内的痰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6)套管口应盖12层纱布,以保持空气清洁、湿润,并防落入异物。套管的固定带松紧适宜,以带子与颈部间一指为宜,并打外科结。术后经常调节固定带的松紧。长期气管切开患者,可以在颈部固定带内垫一层薄纱布,以保护颈部皮肤。早期由于初次接触套管,气管黏膜反应极强烈,多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情绪激动的病人,多有自动拔管的现象,造成险情,术后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可将患者的双手约束,待患者适应后放开约束。

 7)气管切开处伤口的护理:观察伤口情况,每日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更换气切口套管下的消毒纱布。

152、气管切开吸痰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吸痰前应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

 2)吸痰是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3)吸痰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时间不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4)吸痰管最大外径为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得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

5)吸痰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改变时应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予以纯氧吸入。

153、重症肌无力患者如何做健康宣教?

    答:(1)预防感冒:感冒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危象发生,对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节制与安排。在流感季节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一旦感冒及早治疗,特别是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避免服用禁用药物。

 2)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积极参与运动但切忌过度,所以休息调养身体、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受累十分严重,避免长时间注视、避免疲劳。

 3)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予以关心和耐心细微的思想工作,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悲观情绪,建立信心、乐观情绪可以提高药物治疗,促进健康。

 4)药物宣教:指导患者了解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向患者宣教所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继续遵医嘱服用激素,不得自行增减剂量,甚至停药。

 5)定期复查随访。

154、什么是周围性瘫痪?

答: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突发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发病时大多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

155、周围性瘫痪的分类有哪些?

答:临床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血钾型。以低钾型最多见,其中有部分病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称为甲亢性周期性瘫痪。

156、 周围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期(2040岁)发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一般多发生在夜晚或晨醒时,表现为四肢软瘫,程度可轻可重,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两侧对称,以近端较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即使是严重病例,口咽和呼吸肌也罕见累及,但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而造成死亡。发作期间部分病例可有心率缓慢、室性早博和血压增高等。发作一般持续624小时,或12天,个别病例可长达1周。发作频率不等,可为枢轴或数月1次,个别病例发作非常频繁,甚至每天均有发作,诱因有饱餐、酗酒、过劳、剧烈运动、寒冷、感染、创伤、情绪激动、焦虑和月经,以及注射胰岛素、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或大量输入葡萄糖等。发病前驱症状可有肢体酸胀、疼痛或麻木感,以及烦渴、多汗、少尿、面色潮红、嗜睡、恶心和恐惧等。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属低钾型,在中国人及日本人中多见,男性居多。本病发作与甲亢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其临床表现与单纯低钾型类同,但心律失常者略多,散发性病例发作期血清钾一般降到3.5mmol/L一下,最低可达12mmol/L,尿钾也减少,血钠可升高。心电图可呈典型低钾性改变,如出现U波,PR期间、QR期间延长,ST段下降等。

157、脑疝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1)意识障碍:由清醒逐渐进入嗜睡,甚至昏迷或由浅昏迷突然发展为中度或深度昏迷。

 2)瞳孔变化:早期病灶侧瞳孔可短暂缩小,随后患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脑疝终末期,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不动(动眼神经损害)。

 3)瘫痪:病灶对侧肢体出现瘫痪,系大脑脚锥体束受损害所致。晚期也可呈去大脑强直。系中脑严重受压、缺血、损害网状结构下行性抑制系统所致。

 4)生命体征改变:初期呼吸深而慢,继之出现潮式呼吸、过度换气或双吸气;晚期吸气不规律,浅快而弱直至呼吸停止。脉搏先慢而后快,血压先升而后降,系延髓中枢衰竭的表现。

158、癫痫持续状态的救治流程是什么?

    答:(1)立即将患者的头转向一侧,清除口中分泌物,防止吸入和窒息。用外裹纱布的压舌板垫在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和颊的咬伤,同时有利于呼吸通畅,有气道阻塞者及早行气管切开。

    2)立即作血压、呼吸、脉搏、心电监测。

 3)吸氧。

 4)防止肢体损伤、床边加床栏。

 5)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持输液通畅。

 6)静脉给予2550g葡萄糖和维生素B.100mg

 7)纠正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钠、高血糖等。

 8)控制脑水肿,可应用20%甘露醇溶液250mL静滴。

 9)控制体温。

159、什么是颅内压增高综合症?

 答: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从而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意识及精神障碍。

160、什么是脑疝?

 答:当颅内压增高超过一定的代偿能力,脑组织受挤压并向邻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若被挤入硬膜或颅腔内生理裂隙,即为脑疝形成。

考试辅导
最近更新内容
Google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