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纠正休克所并发的酸中毒的关键是
A 及时使用大量碱性药物
B 过度通气
C 改善组织灌注
D 利尿排酸
E 提高血压
2.晚期休克并皮肤及消化道出血,怀疑DIC时,不宜使用下列那种药物
A EACA
B 肝素
C 潘生丁
D 抗血纤溶芳酸
E 止血剂
3.休克病人补液后血压仍低,CVP不高,5~10分钟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ml,如血压升高,CVP不变,提示
A 心功能不全
B 血容量不足
C 血容量过多
D 血管张力过高
E 以上都不是
4.38岁男性,双大腿挤压伤,经初步抗休克治疗后,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吸纯氧未能改善呼吸。查:无紫绀,肺部啰音,胸透(-)。首先考虑
A 输液过量
B 心功能不全
C 吸入性肺炎
D ARDS
E 下呼吸道梗阻
5.出血性休克补液中,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最好的临床指标是
A 口渴减轻
B 动脉血氧分压上升
C 血红蛋白上升
D 尿量增加
E 呼吸、脉搏减慢
6.休克时血管扩张剂使用于
A 补液足够,CVP正常,但BP、P仍未改善
B 血容量已补足,BP仍低,CVP不高者
C 治疗休克不能及时补足血容量
D 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又有功能不良者
E 在蛛网膜下阻滞麻醉下,病人血压明显下降者
7.如CVP正常,BP低不能肯定是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时,正确处理是
A 减慢输液
B 暂停输液
C 强心治疗
D 补液试验
E 继续观察
8.有关休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是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
B 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
C 其本质是血压下降
D 肾血流量和滤过率下降
E 抑制期毛细血管容量增大
9.休克时乳酸盐/丙酮酸盐(L/P)正常值是
A 10:1
B 15:1
C 20:1
D 5:1
E 1:1
10.休克指数多少提示严重休克
A >0.5
B >0.8
C >1.0
D >1.5
E >2.0
11.CVP大于15厘米水柱,不提示
A 心功能不全
B 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
C 肺循环阻力高
D 血容量不足
E 胸腔内压力过高
12.补充血容量错误的是,首先采用
A 晶体
B 胶体
C 输血
D 葡萄糖
E 7.5%盐水
13.颈内静脉刀刺伤,首先应
A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B 输血
C 压迫止血
D 维持呼吸道通畅
E 立即进入手术室
14.车祸致脾破裂,首先应该
A 尽快纠正低血容量
B 立即手术止血
C 继续观察
D 不断地大量输血
E 维持呼吸道通畅
15.肝脓肿导致感染性休克,正确的治疗是
A 使用广谱抗生素
B 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C 尽快纠正低血容量后行肝脓肿引流
D 立即行肝浓重引流
E 尽快恢复血容量,同时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
16.下列关于休克的叙述,那项是正确的?
A 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10%时即出现休克
B 失血性休克时,应首先快速输入10%~50%葡萄糖溶液,继之大量输血
C 损伤性休克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D 感染性休克多是革兰阴性杆菌所释放的内毒素引起的内毒素性休克
E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首先控制感染
17.当病人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症状时,说明在短期内体液丧失至少已达体重的
A 3%
B 5%
C 7%
D 10%
E 15%
18.下列哪项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0.49~0.98kPa(5~10cmH2O)
B 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一般比动脉压变化较晚
C 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D 中心静脉压高于1.47kPa(15cmH2O)时,提示有肺循环阻力增加,心功能不全
E 中心静脉压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等因素的影响
19.休克病人采取何种体位最合理
A 头低15°,足高25°
B 平卧位
C 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D 侧卧位
E 下肢下垂15~20°
20.应根据以下哪项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A 血压的高低
B 心跳的快慢
C 休克的类型和阶段
D 病人的神志
E 尿量的多少
21.有效的循环血容量一般不依赖于
A 充足的血容量
B 通畅的微循环
C 有效的心排出量
D 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E 正常的心功能
22.外科最少见的休克是
A 低血容量性休克
B 损伤性休克
C 感染性休克
D 过敏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23.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 尽早祛除引起休克的原因
B 尽快恢复有效血容量
C 增进心功能
D 纠正微循环障碍
E 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
24.SIRS不包括
A 体温>38°C或<36°C
B 心率>90次/分钟
C 呼吸急促>20次/分钟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
D CVP<5cmH2O
E WBC>12×109/L或未成熟WBC>10%
25.低排高阻型休克的原因是
A G-杆菌感染
B G+杆菌感染
C 急性失血超过血容量的30%
D 挤压伤
E 青霉素过敏
26.感染性休克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哪项是错误的
A 限于早期使用
B 缓解SIRS
C 大剂量使用(10~20倍正常用量)
D 维持使用1周左右
E 可引起免疫抑制
27.感染性休克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首要目标是
A 改善微循环
B 提高血压
C 复苏
D 维持脏器灌注
E 改善肾功能
28.发生酸中毒较早的休克类型是
A 感染性休克
B 损伤性休克
C 失血性休克
D 过敏性休克
E 神经源性休克
29.在休克治疗过程中,理想的“氧供依赖性氧消耗”值是
A DO2>500ml/min.m2,VO2>140ml/min.m2,CI>3.5L/min.m2
B DO2>400ml/min.m2,VO2>120ml/min.m2,CI>2.5L/min.m2
C DO2>600ml/min.m2,VO2>130ml/min.m2,CI>4.5L/min.m2
D DO2>600ml/min.m2,VO2>170ml/min.m2,CI>4.5L/min.m2
E DO2>400ml/min.m2,VO2>170ml/min.m2,CI>5.5L/min.m2
30.关于PCWP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置管时可引起气胸
B 正常值为6~15mmHg
C 反映左房压力
D 评估血容量不足时,较CVP反应慢
E 可获得测量混合静脉血气分析的血标本
31. 各类休克的共同点是:
A 血压下降
B 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
C 皮肤苍白
D 四肢湿冷
E 烦躁不安
32.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 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B 全身总血量
C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D 在动脉内的血量
E 在静脉内的血量
33. 严重低灌注导致炎症的基本原因是:
A 局部缺血和再灌注的病理生理
B 胃肠道组织易位
C 乳酸对炎症细胞的刺激
D 激活连锁凝固反应
E 激活局部缺血巨噬细胞
34. 下列哪种休克的微循环变化和内脏继发性损害比较严重?
A 心原性休克
B 低血容量性休克
C 感染性休克
D 过敏性休克
E 神经原性休克
35. 下列哪项是各类休克的共同点:
A 前负荷降低
B 血压下降
C 后负荷降低
D 皮肤温度下降
E 以上均是
36. 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心脏前负荷
B 增加心脏后负荷
C 增加心肌收缩力
D 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流量
E 降低组织代谢
37. 休克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主要有:
A 微循环收缩期
B 微循环扩张期
C 微循环衰竭期
D 直接通道开放
E 动静脉短路开放
38. 应根据下列哪项来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A 血压的高低
B 心跳的快慢
C 休克的类型和阶段
D 病人的神志情况
E 尿量的多少
39. 除了下列哪项严重炎症可产生循环上的变化:
A 血容量减少导致静脉回流减少
B 心肌衰竭
C 微循环不足
D 胸内压升高引起静脉回流减少
E 肺血管阻力增加
40. 休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征象时应行下列哪项治疗:
A 鱼精蛋白
B 肝素
C 维生素K
D 激素
E 止血敏
41. 严重低血容量性低灌注的最常见原因是:
A 出血
B 烧伤
C 腹膜炎
D 脓毒症
E 脊髓损伤
42. 血容量不足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全身血管阻力增加
B 静脉回流减少
C 心肌局部缺血
D 肺血管阻力增加
E 低血红蛋白
43. 一名70kg的男性,血容量丢失20%,使血容量恢复正常需输等渗电解质溶液量为:
A 500ml
B 1500ml
C 3000ml
D 4500ml
E 6000ml
44. 一名45岁男性以呕血入院,他的血压是90/60mmHg,脉率为120次/分,且多汗烦躁。对其烦躁最好的治疗是:
A 静脉内用安定
B 快速静脉补液
C 给予肌注氯丙嗪
D 鼻吸氧
E 制动
45. 严重低容量性低灌注情况下,对容量复苏是否足够,最实用、最客观的临床监测是测定:
A 持续乳酸盐水平
B 精神状态
C 尿量
D 血压
E 动脉血气
46. 随着严重炎症进展至心源性低灌注
A 心输出量增加
B 肺动脉闭合压降低
C 动脉乳酸盐水平降低
D 氧输入减少
E 呼吸频率减少
47. 严重炎症时改善血压和心输出量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 给予多巴胺
B 给予多巴酚丁胺
C 给予硝酸盐
D 静脉补液
E 给予类固醇
48. 治疗严重炎症患者最主要的原则是下列哪项:
A 增加氧供及氧耗
B 诊断和治疗原发病
C 维持尿量
D 给予抗炎类固醇
E 正确应用缩血管药物
49. 心原性休克与严重低容量性低灌注的区别在于:
A 低血容量时心输出量减少
B 血管收缩程度
C 少尿
D 精神迟钝
E 右侧和左侧心室充盈压测定
50. 急性出血:
A 动脉乳酸盐升高
B 血糖升高
C 两者全是
D 两者全不是
51. 诊断低血容量性灌注必需具备:
A 动脉乳酸盐升高
B 血糖升高
C 两者全是
D 两者都不是
52. 儿茶酚胺升高引起的反应:
A 动脉乳酸盐升高
B 血糖升高
C 两者全是
D 两者全不
53. 血容量恢复后,严重炎症引起的肌力过度反应的特征是:
A 氧耗量降低
B 肺内分流减少
C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D 心输出量增加
E 通常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有效
54. 严重低血容量性低关注时,对血液动力学参数影响最大的激素是:
A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 糖皮质激素
D 盐皮质激素
E 抗利尿激素
55. 严重低容量性低灌注和严重炎症的生化作用特征是:
A 糖异生减少
B 糖皮质激素释放减少
C 肌肉损伤增加
D 糖原储存增加
E 血糖升高
56. 正常静止时氧耗为:
A 250ml/min
B 100ml/min
C 500ml/min
D 2500ml/min
E 1500ml/min
57. 最精确的氧耗量预测是:
A 中心静脉压
B 混合静脉氧含量
C 动脉氧饱和度
D 动静脉氧差
E 肺毛细血管楔压